曾经,作为一枚资深的“失眠症”患者,老公萎靡、健忘、烦躁,整个生物钟紊乱,为了治疗失眠的痛苦,我们齐心协力地想过各种办法。比如,我们数过“小绵羊”。可是,数羊的结果就如同朋友圈里发的那个段子那样——“一只羊,两只羊,喜羊羊,美羊羊,小肥羊,海底捞,虾滑,宽粉,海带,豆芽,茼蒿,菠菜,干啤,淡爽,呵呵,没用!下楼!不睡了!”数羊似乎只会让人更清醒。
高手在民间,我还讨来据说是能“营养神经”、“改善睡眠”的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给他泡水喝,外加“浴疗”,可是,好像也无济于事。为了“攒觉”,中午他也从来不午休,是不敢。别以为这“疲劳战术”就能行得通,半夜三更,他该失眠还是失眠。为了打发失眠的无聊和痛苦,躺在床上的他,除了玩手机,还是玩手机。长此以往,失眠没治好,他又开始吆喝肩膀疼,脖子疼,胳膊麻(木),手指麻(木)。讨厌的是,他的“挑灯夜作”害己也害人——受他的影响,我的睡眠质量也开始大打折扣,也一脸菜色起来。
偶然的机会,老公结识了一帮“跑友”——家附近公园里的一帮晨跑的人。加入他们的组织后,老公也开始了自己清晨五点多就到公园“丈量”土地的运动。每一件新鲜的事情背后,都会伴随着痛苦,是身体和心理上的各种极限挑战。就像某位专栏作家说过的:“以前的中国主流人群没有爆发跑步潮,不是因为跑步这项运动太屌丝,恰恰相反,是它太奢侈。”因为,“这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运动,需要每天拿出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和精力去户外践行。”虽然老公也一度想放弃,可是一想到失眠的痛苦,想到小家庭的稳定,他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因为坚持,老公还跟他的跑友们参加了多次马拉松比赛,在刚刚结束的一次马拉松赛上,他们还登上了报纸的版面。好吧,他终于也“因祸得福”。不过,荣誉是次要的,主要的是,他的“失眠症”居然不治而愈。现在的他,生物钟正常得不得了,是“早晨从五点开始”的模式。
不花钱的“灵丹妙药”,你还等什么?跑起来吧,把失眠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