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题为《全球环境展望:地区评估》的报告称,经济繁荣、消费增长促进了亚太地区发展,也使高污染、高碳的生活方式成为主流,可持续消费方式尚未建立,严重威胁着环境健康。在东南亚,城市化进程和农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侵蚀使得荒漠化速度令人担忧,平均每年荒漠化土地面积超过100万公顷。
全球环境战略研究所高级政策顾问彼得·金在报告发布会上说,东南亚国家必须加快步伐改变当前的荒漠化状况。他表示,中国在去荒漠化和植树造林方面的努力是一个良好的案例,成为目前世界上少数几个森林覆盖率上升的国家,“大量森林采伐曾经让中国的山顶变得光秃,但政府及时管控,采取有力措施,如今这些山顶又变得郁郁葱葱”。
涉及水资源污染,报告指出,生活和工业排污是亚太地区主要的水污染源,有30%人口的饮用水源被人类粪便污染,水生疾病每年造成180万人死亡。
在垃圾废物管理方面,报告强调不受控制的倾倒仍是亚太地区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造成严重的疾病隐患。以印度孟买为例,12%城市固体垃圾在垃圾填埋场露天燃烧,排放出大量黑炭、二恶英、致癌物呋喃等。
亚太地区自然灾害频发也不容忽视。报告称,亚太地区是2015年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地区,预计到2070年,曼谷、达卡、广州、孟买、上海等人口密集的亚洲沿海城市将面临严峻的沿海洪涝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