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国际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5月2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场骗局“黑锅”该谁背?
齐旭
  去年3月开始,一条“吃黑巧克力可以减肥”的新闻登上了全球各大媒体重要位置。可惜的是,它其实是一个精心策划的恶作剧。

  几乎所有人都将这场骗局归罪于“不负责任的媒体”“懒惰的记者”,甚至当闹剧的始作俑者、牛津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科学记者约翰尼斯·博汉农表示,他这么做是想揭露饮食研究与媒体背后的复杂链条,依然将这一记耳光打在媒体脸上。

  但是,这传播伪科学的黑锅真不该单让媒体背着。媒体偏爱报道“吃黑巧克力可以减肥”这样的话题,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于热衷于吸引眼球、追求点击率,这本身是一个够接地气、大众喜闻乐见的健康新知类话题。

  社会稳定的运转离不开各领域从业者的各司其职。学者干好研究的事儿,学术杂志把好论文发表的关,媒体人干好传播的活儿。显然,在这场恶作剧中,让这份不合格的报告得以“见天日”的学术杂志才是罪魁祸首,它本该把好第一道关卡,却给伪科学开了个口子。而媒体的错在于轻信了“权威”的学术杂志。

  多年来,博汉农一直在嘲讽不严谨、只为收钱的学术期刊。他说,在去年这场闹剧中,为了拿这篇问题论文当鱼饵,他“需要跳过同行评议这一步”,交了600欧元,论文就这么一字未改地发表了。

  从1665年法国《学者杂志》沿用至今的同行评议这个“筛子”,目前依旧是国际学术期刊稿件把关的重要机制。然而这些年,因为伪造同行评议而撤回论文的事件不在少数,同行评议走走形式、收钱发文章的期刊也不只在中国存在。正是它们的放水让严谨的学术变得不再严谨,专业的期刊不再专业。

  如果非要说媒体太不可信,那么学术期刊也同样靠不住。看来,作为传播科学知识的起点,专业学术期刊亟待整顿,甚至成了个全球学术界的课题。     本报记者 齐旭

  (相关报道请见今日B4版《新民环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民生速递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互动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连载
   第A28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大虹桥专刊
   第B06版:大虹桥
   第B07版:大虹桥
   第B08版:大虹桥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2版: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吃遍中国
   第B14版:美食专列·广告/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B16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千余名涉事留学生或被驱逐出境
衣物成环境潜在污染源
首座3D打印办公室亮相迪拜
这场骗局“黑锅”该谁背?
广告
新民晚报国际新闻A17这场骗局“黑锅”该谁背? 2016-05-26 2 2016年05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