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星海指出,市场通过价格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价格不仅指现货价格,还包括时间序列上的一系列期货价格,期货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性不比现货价格低。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期货市场共上市了46个商品期货品种,基本覆盖了农产品、金属、能源、化工等主要产业领域。同时,中国期货市场法规制度体系日益健全,监管有效性不断提升,近十多年来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等冲击,没有出现大的风险事件。
不过,方星海也指出,虽然中国已是绝大部分大宗商品的最大消费国,国际上主要的大宗商品已从传统的生产商和贸易商主导定价,转变为以期货市场主导定价。作为消费大国,并且从完善中国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来讲,大宗商品定价中心的形成也是必须的,而这正是下一步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重点方向。
方星海说,“期货市场主导定价,在任何一个十点钟上,合理价格不只有一个,而是处在一个区间里,作为一个消费大国,我们自然关心价格处在区间的哪一点上。只要定价中心在我国,我们对大宗商品的价格就有话语权,即便我们不能决定价格到底处在哪一个点上,我们的企业和投资者对价格走势就会有更好的了解,就能提前采取套利措施,这样节约下来的成本、能赚到的钱是非常大的。”
方星海指出,中国将从以下方面作出努力。首先,要完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期货产品上市机制。中国期货市场将开发上市更多实体经济需要的期货产品,包括推出原油等大宗商品期货和期权(昨天论坛上发布的《2016中国期货市场发展报告》透露,中国原油期货上市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其次,推进商品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期货市场活动。方星海透露,对境外投资者的开放,将从原油、铁矿石、天然橡胶等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品种开始,再逐步扩大至其他品种。在逐步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期货市场交易同时,也鼓励境内机构走出去。“走出去和引进来都很重要,但当前的重点是把境外投资者引进来,因为我国期货市场的开放程度离国际定价中心还很远。”方星海补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