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8:阅读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5月2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色保镖”的戎马生涯(下)
龙铮
■ 1947年离别延安时的龙飞虎(左一)
  ◆ 龙铮

  “龙潭”历险

  1946年4月,父亲受中央委派,先期赴南京与国民党政府交涉筹备中共代表团办公住宿地点,选定了梅园新村。后来担任中共代表团副秘书长兼行政处长,负责财务警卫、对外联络……直到国共和谈破裂。

  1946年6月,内战一触即发,中共南京代表团做撤离前的准备。国民党特务密谋冲击中共代表团驻地“梅园”。接获内线情报,父亲备了一些开水、石灰,安排了警力准备还击。周恩来考虑来的人中可能有不明真相的群众,不便还手,又怕父亲不肯放弃“反击”的机会,便将工作人员全部疏散出去,还亲自带着父亲去逛了莫愁湖,到新街口请父亲吃了冰淇淋。接着周副主席约见几位民主人士。因为那时候周恩来还兼着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主任,一般情况下特务不敢在公开场合胡作非为。所以选择在中山陵谈话。父亲在周边布下了警卫之后,发现台阶下面有一条比较背的小岔道照看不周全,于是父亲就让母亲带上6岁的儿子小虎和不满周岁的我,在岔道上警戒。母亲扮成游玩的少妇给孩子喂饭。当时父亲抓拍了这一情景。事后,父亲说:不知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他要给自己留一份“念想”。

  很多朋友看见我的这张照片都说:“唉!你们俩应该拿着这张照片到各自的单位去申办离休,虽然你才半岁,但已经是老革命了!”而母亲却说:“哎呀,你们不知道当时我是多么的紧张呀!你父亲我是不担心呀,他在红岩村、南京那是很有名的。他和同志们保护周副主席,一定会没有问题的。我担心的是你们这对儿女。一旦出事了,你6岁的哥哥背着你,还能不能跑得出去,我不知道。那时候我们都知道,出现任何问题,首先是机要人员带着机要文件往后山走,接着是首长撤退;其次是家属和孩子;最后是你父亲带着其他警卫战士抵抗。那时候,我们就知道,随时要准备献出自己的生命,包括你们这些孩子。不过我真的很担心,我真的怕你们这两个孩子出问题。但是我想,如果真的出了问题,我能与我的一对儿女一起走,这大概也是一种 ‘福分’吧。因为我们都是党的人!”这句话给我的震动很大。

  转战陕北

  1946年9月,代表团撤离时,因为父亲在重庆和南京等地都被视为是我方的特务头子,被列暗杀名单上。为避不测,在周副主席的巧妙安排下,父亲先护送撤离的同志们登机。这些人都已经国民党特务机关审查批准,而在起飞前一刻,父亲突然蹿进机舱,飞机即刻起飞。特务们干瞪着眼,无计可施。

  回到延安后毛主席立刻把父亲调到了身边,做了他的行政秘书。1947年3月撤离延安转战陕北的时候,父亲是毛主席的行政秘书兼任中央纵队(昆仑纵队)一大队的大队长、党委书记,主要负责保卫毛主席、周副主席、任弼时同志。二大队负责保卫司令部,三大队负责电台。担任中央纵队警卫的有四个连,但不足400人。一大队,即手枪连,其中仅有一个排的武装,一挺机枪。主要就是保卫中央常委和中央机关。

  离开延安时,父亲有两天两夜没有休息,所以在吉普车刚开的时候,有点瞌睡。汽车一颠,差点儿把父亲颠下去,旁边坐着的毛主席立马把他给揪了回来。主席说:“老虎,你要小心啊,你差点儿就要掉到车底下去了。”父亲恍惚中知道主席在和他说话,所以就“嗯”了两下。坐在后面的周副主席、王震等人都大笑了起来。这一笑就把父亲给笑醒了。父亲暗暗责备自己:我是来保卫毛主席的,怎么倒要主席照顾呢?这样的事以后再也没发生过。

  父亲跟随毛主席转战陕北370天,整个中央纵队不足400人(包括炊事员、饲养员),真正能投入战斗的仅200人;而且很多装备还很落后;一些短枪、长枪还是长征时期的老枪。开枪时要拿石头去砸枪栓,砸下来以后才能打出一发子弹。沙家店大捷后装备才有了改进。但是就这样一支小小的部队,牵动着胡宗南23万大军在陕北的大山沟里转圈子。几次与敌人擦肩而过。父亲深感警卫工作责任重大,心里常会紧张。有一次主席在吃面条,父亲在旁边走来走去安排着警卫工作。陕北这个地方少雨,一走动就扬起一片浮土。毛主席看到就笑了,带着浓浓的乡音说:“老虎,我在吃面条啊,你不要给我撒胡椒粉哦。”旁边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也都笑了起来。紧张的情绪得以缓解。

  在转战中,生活很艰苦,首长们与大家一样跋山涉水,常常来不及换下湿的衣服和鞋子又要转移。伙食多以黑豆等粗粮为主,一天两顿,还常吃野菜。首长们总是抢着吃粗粮,将少量细粮让给其他领导吃。几个月下来,大家发现毛主席瘦了,都很着急。炊事员就从老乡家里讨了点小米,做了一碗小米干饭给毛主席送去。主席看见这突然出现的小米干饭,就问道:“恩来有吗?弼时同志有吗?你们有吗?”当听到“都没有”时,主席说:“我怎么吃得下呀,拿走。”毛主席的脾气是说得出做得到的。最后炊事员没有办法,就把小米干饭倒在了黑豆饭里面。那天,每个人的黑豆饭里就多了几粒小米。在紧张的战斗中,领导们仍然让战士们帮助老乡们种地,坚壁清野。百姓们也不顾胡宗南的残酷反扑而掩护八路军伤病员。毛主席感慨地说:“陕北人民真是金子啊!”

  在转战期间,所有的领导人都是挤在破窑洞里面,点着蜡烛工作。撤离延安时,主席带的是西北五万分之一、全国五十万分之一的地图。主席经常是在窑洞中一手执蜡烛,一手拿着红蓝铅笔弯着腰察看地图。同志们渐渐有了发现,主席察看哪里的地图,哪里一定打大仗;早晨收拾地图时,哪里的蜡烛油滴得多,那里必有捷报。一次,父亲他们发现在临沂、蒙阴、新泰、泰安一线洒满了斑斑点点的蜡烛油,果然,几天后我华东野战军解放了泰安,全歼敌整编七十二师,生俘七十二师师长杨文泉等将官7名……8月20日,伴着隆隆的大炮和枪声,毛主席对着前线指挥部的电话大声说:“我是毛泽东。”而不是一直说的“李得胜”,同志们心里激动且明白:毛主席说的“要走出去”的大反攻的日子终于来到了!离开延安不到10个月,我三路野战大军和西北野战军捷报频传并开始向南挺进。我军也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父亲十分感慨:这就是领袖们在小小的窑洞里举着小蜡烛,呕心沥血的成果啊。

  这是父亲有幸在领袖身边生活战斗的故事。1948年到西柏坡后,全国已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党中央组织了大批干部送往各解放区。父亲主动要求离开中央机关到野战部队参加战斗,得到了毛主席的赞许。毛主席说:“全国就要解放了,前线需要大量的干部。”周副主席还说:“进城后,把两个孩子送到我那里,我帮你照顾。”于是父亲主动以旅级干部到团里带队,参加了济南战役、渡江战役、淮海战役,解放上海、解放福建战役和闽北的剿匪,多次荣立战功……

  摘自《档案春秋》4月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民生速递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互动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连载
   第A28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大虹桥专刊
   第B06版:大虹桥
   第B07版:大虹桥
   第B08版:大虹桥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2版: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吃遍中国
   第B14版:美食专列·广告/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B16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红色保镖”的戎马生涯(下)
广告
新民晚报阅读A28“红色保镖”的戎马生涯(下) 2016-05-26 2 2016年05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