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月11日至昨天,电影节的奖项评选、影片展映、主题论坛、项目发布等各种活动此起彼伏。入围金爵奖影片有14部,是从114个国家和地区的2403部影片中脱颖而出;参与展映的600部中外影片在45家影院上映总场次逾1300场。新项目的发布以小时计,最密集的一天有将近50场发布会,甚至还有一晚上十几场的“电影之夜”。
80后从影迷跃上台前
腾讯影业宣布投3亿拍摄50集电视剧《择天记》,邀鹿晗主演,“每一集电视剧当一部电影的品质去拍”。百度糯米影业则表示,将致力于成为文娱行业的“水电煤”,斥资20亿元,投拍30部影视剧。58同城则投资了米粒影业制作的中国首部VR剧情长片《精灵王座》。投资这部电影的还包括引领年轻人审美风向的Bilibili网站……
被电影哺育成长的80后乃至85后,在互联网资本崛起的时代,迅速掌握了话语权。于是,既显示话语权又能表达情怀的投资,当然是电影——它兼具艺术与商业的双重属性。如果不能掌握投资取向,那么展现个人审美的时机,也在来临。SMG炫动传播发布了8部动画电影,预示着今后国产动画的走势。《墨战》基于《墨子·公输》历史典故与《诗经·蒹葭》爱情故事,进行科幻演绎,呈现出中国古代机关术第一人墨子,对木质对战机甲的贡献。该片还联合了中科院机械所的科学家和美国皮克斯公司的艺术家同步开发。此外,有别于美国漫威的铁甲钢拳,塑造中国城市超能英雄的《幻行者》融入了东方美学意境和侠义精神。此外,从《万历十五年》作者、历史学家黄仁宇儿子手中购买的黄仁宇的小说《汴京残梦》也将制作动画电影……这部动画电影将发掘宋代山水、人物和花鸟画的艺术资源,试图再次推进中国动画新风格的塑造。
以往,大批非电影学院毕业的80后都只是业余影迷。如今,他们从影迷投身投资、制作、运营等专业领域。中国近1年间,就成立了1000多家影视公司。
各区县布局影视产业
全城热恋电影,不仅体现在业余向专业的“转正”,还凸显于各个区县对于影视产业的分层布局。去年上海推出《关于促进上海电影发展的若干政策》之后,静安、徐汇、普陀、虹口、松江等区,从自身特质出发,形成各有侧重的影视产业基地。
香港导演许鞍华前日来到静安区环上大影视产业园区,为博纳影业总经理于东“站台”。她的文艺巨制《明月几时有》有望在上海取景。这只是博纳总部落户上海,启动的12部重磅电影之一。于东透露,刘伟强导演的《追龙》、根据上官云珠传记改编的剧情片《国色天香》、林超贤导演的上海滩传奇动作片《一代枭雄》等与上海有着密切关联,加之园区有着促进影视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他们这才来到上海。他们还与华融控股形成文化产业基金的框架性意向,并计划募集50亿人民币用于文化产业并购。入住该园区的不止博纳,还包括阿里影业、腾讯影业、合一影业、米粒影业等70多家外地优质影视公司。
此外,上海还引进了多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影视优质服务主体,FEI完片担保公司正式落户自贸区,使得上海影视万片担保机制破冰。完片担保,是一种融资性担保产品,用于规避影视制作风险,保证投资人所投资的影视剧能如期按约完成。这一担保使得更多项目得以启动。上海还推动了符合国际最高声音制作标准的立鼎影视后期制作中心等。受惠于以上政策的电影,今年就成为电影节的参展片包括宸铭影业的《陆垚知马俐》、新人到导演徐伟的《冰河追凶》等。还有一批电影已经在沪立项,包括王小帅导演的《地久天长》,赵薇导演、李樯编剧的《没有别的爱》等。
上海各处都是“外景”
上海魅力无敌。有朋自远方来,直接跟出租车司机说:“我要去‘上海滩’!”其实,上海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地名,真的叫“上海滩”。但是,这并不妨碍影迷以及海内外专业电影人来上海看电影、拍电影。在影城,很多影迷都是拖着行李箱前来。许鞍华则觉得自己如果能懂得上海话就好了,“这样才能真正拍得出上海味道的电影。”
如今,上海每年都编制发布《上海影视摄制指南》。上海影视摄制服务机构,能提供资讯类和协调类两大类服务共115项目,至今受理了891项,服务了100多家企业。如何在外滩拍电影?需要哪些配置、哪些注意事项,都可以询问该机构。而上海国际电影节虽然是最年轻的国际A类电影节,但是星光熠熠到去人民公园会巧遇“甘道夫”伊恩·麦克莱恩;逛影城会与“美国甜心”梅格·瑞恩擦肩;走外滩则会撞见“精灵王子”奥兰多·布鲁姆……这些实力派都会来上海看“外景”。
海外明星经常在上海逛街;上海也已多次出现在好莱坞电影中。上海,正在成为全球影视不可或缺的一个支点。 首席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