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父亲节,不少父亲收到了来自孩子的感谢和祝福。在欧洲国家,许多父亲正在重新审视做一个“好爸爸”的意义。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是,今天,越来越多的英国男人热衷于当“奶爸”,愿意牺牲更多工作时间去专心陪伴孩子成长,并以此为荣。
当贝克汉姆在社交媒体上贴出教女儿小七骑单车的照片,就引来一片“绝世好爸”的赞扬。不过,像职场妈妈一样,“奶爸”们也面临着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的难题。
陪伴增进对孩子理解
第一个儿子阿洛出生前,戴维·威兰斯就职于一家通信企业,像千千万万的英国传统爸爸一样,每天大部分时间花在工作上。有了第二个儿子托比后,威兰斯越来越对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缺位”感到不自在。
一天早晨他心浮气躁地催着两个孩子穿戴齐整出门上学,最后还是忍不住吼了两句。送完孩子、驱车上班途中,威兰斯反思了自己:“我从没想过要当一个愤怒的父亲,这是怎么回事?如果我不想当一个爱生气的父亲,我想当什么样的父亲呢?当好父亲到底意味着什么?”
威兰斯决定改变工作模式。一开始他和公司说好,每天提早下班陪孩子,晚上在家里加班。去年,他决定创业,自己当老板。
如今,威兰斯每周只轮班两天,剩下5天会接一些零活,陪伴孩子,还打理博客“当爹之道”,里面记录他与其他父亲的交流。孩子母亲是名社工,每周也只上三天班,两人都保证有大量时间照顾孩子。
长时间的陪伴增进了威兰斯对孩子天性的理解,也改变了他对“好爸爸”的观念。“我们有种下意识反应,一提到陪伴孩子,就以为是花钱。所以家长总是给孩子安排这个那个活动,但如果你问问孩子自己,他们就愿意20天不间断玩乐高积木。如果你学会万事放慢一点,就可以和孩子享受更多有意义的时光。”
威兰斯深知,“享受亲子时光”意味着获得事业成就的野心和机会要少一些,但他并不后悔。他说,“孩子们的童年岁月不能重来,而我必须工作,那么我如何设计才能同时满足对事业和家庭两方面的追求?”
威兰斯的选择已不再是异类。英国12年前开始实施带薪产假政策,从法律上、舆论上支持父亲更多参与育儿过程,为了陪伴、照顾孩子而选择弹性工作制的“奶爸”们因此越来越多。新爸爸和妈妈们一样有权利以产检为由请假,今年4月开始,他们甚至有权分享原本属于母亲一方的产假,只要双方协商一致。
百万男性非全天上班
英国国家统计局统计,目前将近100万男性主动选择非全日制工作,比1995年的人数增长了三倍。
爸爸们花在家中的时间越多,相应地,妈妈们花在职场上的时间也越多。据统计,英国90%的母亲是职业女性。她们对家庭财政的贡献也在提高:近一半夫妻中,妻子的收入不低于丈夫。
因此,英国男人们不能再理所当然地想象如下场景:辛苦一天回家后,热腾腾的晚饭等着他,孩子们早已洗漱完毕乖乖上床。当夫妻双方都是职场中人、同等分担家庭财政时,如果一方对家庭生活投入远低于另一方,矛盾冲突便在所难免。
更何况,如今的社会环境更有利于爸爸们转移生活重心。百利赫广告公司为英国巴克莱银行信用卡“巴克莱卡”设计的广告海报中,一个父亲一手拿手机贴住耳边,一手拎着好几个购物袋,还牵着一条狗,身旁是两个玩耍的孩子。爸爸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迎合了画面上的广告语:“今天我要减压。”
广告设计师是两名马上要当父亲的人。在他们看来,这幅广告反映了英国当代男性一种日趋流行的生活理念。百利赫公司策划总监威尔·莱恩说,市场调研发现,这个疲于奔波在家庭与工作之间、但依然心态乐观的爸爸形象比那种传统的“满面春风的成功人士”形象更能让男性用户感同身受。
一周四天班“刚刚好”
不过,即使对于那种不再把事业成功当作人生目标的男人而言,选择非全职工作依然不是件值得炫耀的事。
凯伦·马蒂森开了一家劳务中介公司,向客户推介兼职和工作时间灵活的工作。她发现,客户中五分之一是男性,他们大部分更愿意考虑可弹性安排工作时间的“组合式工作”,而非兼职。公司每年会推出“兼职能手排行榜”,但很多男客户不愿上榜,生怕外界产生偏见。
选择弹性工作模式的大部分父亲会选择一周四天班。对他们来说,四天刚刚好,让他们有足够时间与孩子互动,同时又不至于离开办公室太久、让同事觉得你不敬业。
理查德·斯蒂勒有三个儿子,分别为7岁、10岁和12岁。他在一家餐饮公司担任财务总监,现在每周上四天班,周五、六、日休息,周二在家上班。“以前上全日班时,你根本无暇他顾,直到休年假,看到他们在海滩上玩,你才会恍然道,‘天哪,孩子们原来都长这么大了。’”
不上班时,斯蒂勒也得不时查阅工作邮件,偶尔还得返回公司开董事会。斯蒂勒说,比起过去,他分担了更多家务,而现在的安排也促进了婚姻幸福。“孩子们还小的时候,妻子一周七天都在看孩子,而我会觉得‘已经工作了一整周,我也需要休息!’现在我们各自都能有放松的时间了。”
投资和孩子们的关系
对越来越多的单身父亲来说,非全日制工作是迫不得已。加特雷利教授去年调查两家机构内100名父亲后发现,不少人选择灵活工作时间与“单身父亲”身份有关。部分人离婚后,尽管子女法律上归母亲抚养,但仍有很多时间和父亲一起生活。加特雷利也见过一些关系紧张的夫妻,有些爸爸未雨绸缪,担忧万一离婚会失去对孩子的抚养权,或和孩子从此疏离,会因此更愿意为孩子付出时间。鉴于目前经济形势,增加对家庭生活的投入未必比辛勤工作回报低,“现在工作不是铁饭碗,靠退休金不够养老,感情也可能不美满……唯一值得投资的关系,就是你和孩子的关系。”
2009年舆观调查网调查发现,近一半男性表示只要经济许可,愿意非全日制工作。但对大多数英国男人来说,挣钱养家还是第一需求。即使经济能负担,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寻找平衡也不容易。此外,还有一重心理原因:奶爸们要冒职业上的风险,还要担心形象上“不够爷们”。
在英国,斯莱特·戈登律师事务所调查过父亲们对分享产假的看法,发现九成父亲赞赏这一政策,但有三分之一觉得公司管理层不会支持男员工休产假,五分之一担心休产假会遭同事取笑,另外五分之一担心这会影响他们的升职前景。
因此现实中,英国不少父亲采取和同事们“心照不宣”的态度,尽量“偷”出一点工作时间来陪孩子,而不会对公司正式提出调整工作时间的要求。
但就业法事务律师山姆·曼古瓦纳认为,既然法律支持,爸爸们就要积极争取弹性工作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