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高峰,记者来到罗山路锦绣路南进口,该路口除右转车道外,还有5根车道,其中有2根为可变车道,分别是中间第3号车道以及紧邻右转车道的第5号车道。与传统车道不同,可变车道地面划线为白色实线,内侧划了多条斜线,形似内翻的“非”字,车道内标明“可变车道”。上方竖立着电子显示牌,标明此时路段为“直行”、“左转”或者“右转”。为了避免可能遭遇的“断电”突发,电子指示牌一侧黄色标牌上写明“车道指示灯不亮时可变车道为直行道”。
现场民警介绍,可变车道顾名思义就是能随时根据交通流量更改指示方向的车道。交警部门在路段上埋设地感线圈,侦测车辆排队长度,当左转弯车辆排队长度超过直行车辆时,会自动把路口第3号直行车道翻成左转弯车道,缓解左转弯车道通行压力。在“智能化”道路上线前,如果路口左转车辆排队积压超过150米,仅通过信号灯调整绿信有可能需要4-5个周期才能消化积压车辆。实现可变车道后,动态分布车道资源,基本3个信号灯周期内就能“消化”完毕。
为防止突然转换车道造成司机措手不及,车道切换设置了缓冲功能——电子标志会不断闪烁约30秒,提示车道即将翻转,车辆可以及时变道进入相应车道。但交警也同时提醒,当可变车道标志闪烁时,驾驶员尽量避免驶入该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