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静态生活的人,容不得噪声。别说什么大吵大闹,深夜看书,听到水滴的声音,或是时钟滴滴答答,也受不了。偶尔在夜深时写点短文,听到微小而坚持不消失的声音,简直是折磨,这声音还会把极少来叩门的灵感赶走。
更不用说那些隔壁住了一户喜欢唱歌的邻居。每天到了要休息的时候,还没躺好,歌声就开始传来。要是美妙嗓音,那还可以算是一种享受,偏偏只是大声呐喊,拼命把喉咙拉破一样地号叫,不得不把枕头抱枕都用来掩耳,可惜声音照样穿透。这个时候,最恨的是那个发明卡拉OK的人。因为太多人实在没有自知之明。
特别喜欢安静的哲学家叔本华最恨噪音。他在文章里骂道:“最难以容忍和饶恕的是抽打马鞭的声音。在共鸣性很强的巷子里,抽打马鞭是真正让人可恨的事。没有任何声音像鞭声那样尖厉,那样刺痛人的大脑。它使人不得安宁,中断人们沉静的思绪。”
今天固然没有抽打马鞭的声音,但叔本华要是听到破嗓子的卡拉OK,恐怕他会更气恨,甚至想拿条马鞭去抽打那个唱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