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7月2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阿牟
陈造奇
  陈造奇

  阿牟是我姐。兄弟姐妹里,阿牟和我是最亲的。我像个小跟屁虫,她到哪里,我到哪里,她的同学我认识,我的同学她也熟悉。我受人欺负时,她会自告奋勇与人理论。再大一点,我和阿牟好像又成了知心朋友,我们无话不说。还有,我一直引以为豪,阿牟是个美女。

  然而,命运喜欢捉弄人。69届一片红,阿牟满腔热血,选择了到安徽淮北插队落户。全家送她到彭浦火车站的时候,汽笛声一响,站台上哭声一片。

  在插队落户的日子里,主食是山芋干、玉米,大米则是稀罕物,严重营养不足。好不容易熬到探亲回家,原本青春阳光的阿牟,变得面黄肌瘦,母亲心疼不已。再节约也要让她吃好吃饱,临走再带上装着八宝辣酱、炒麦粉的坛坛罐罐。8年后,阿牟终于病退回到上海,进了里弄生产组。恢复高考后,她幸运的考进了外语学院,毕业分配又进入一所中学,担任英语老师。这应该是十分美满的结局,让人羡慕不已。

  然而,从小就有些任性的阿牟赶上了上世纪80年代初的出国热。经过一番周折,她最终如愿以偿到了美利坚。可现实是残酷的,彼岸并不是想象中黄金遍地等着你。而且世态炎凉,少有人情味,最终淘金梦又变成了洋插队。阿牟与丈夫一起开过饭店、开过家具店,早出晚归,幼小的儿子也无暇照顾。积劳成疾的她不幸得了乳腺癌,为了生存,开完刀也不能安心休息,边吊针边看家具店。为了还房贷、车贷,她和丈夫每逢双休日,天没亮就要驱车百里,去摆地摊。因为缺少睡眠,一次睡意朦胧,车子撞上了高速公路护栏,还好没有大碍。之后丈夫又感情出轨,让她心灰意冷。

  有人说,亲情友情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尤其是我们中国人重情。自从去了大洋彼岸,阿牟曾10多年也没回家探亲,直到2005年回来第一次后,父母姐弟欢聚一堂,同学朋友欢声笑语,让她感受到久别的温情。每次回国探亲,家人陪她吃饭、游玩、逛街购物,大家慷慨解囊为她和她儿子添置衣物,使她大为感动,又好像回到当年安徽插队回来探亲的年代。

  阿牟回国探亲至少有五六次,每次见到她,我的心情最复杂,既高兴,又酸楚。因为我们曾经是玩伴,又是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我曾问过她:你后悔吗?她有些无奈地回答:那又如何呢?

  如今61岁的我已退休,可阿牟在那边要干到67岁才能领退休金。也许这就是洋插队,也许这就是命。我只能在心里祈祷在彼岸的阿牟一切安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楼市
   第B02版:楼市资讯/新民楼市
   第B03版:好吃周刊
   第B04版:饕餮四海/好吃周刊
   第B05版:好吃周刊/美食专列·广告
   第B06版:美食大观·广告/好吃周刊
维嘉小燕
噪声
儿时的味道
阿牟
今夜无人入眠
夏至后六日应邀游霞浦
临别赠言
新民晚报夜光杯A21阿牟 2016-07-21 2 2016年07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