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的日本名古屋之旅,其中的岐阜县下吕市景区,是一大片连绵的丘陵山区,和我国浙江、福建的丘陵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恰恰是“小巫”之故,日本人将景区打造得很精致,无论是宏观外景,还是局部小品,颇有匠心独具之感。
同样,入住“汤之岛馆”的第一顿“皇帝早餐”真让我领教了原创日式料理上菜程序的严谨和丰富多彩的魅力口味。
坐落在下吕山区巉岩秀木间的“汤之岛”,是日本三大著名五星级温泉宾馆之一,“汤”,在日本即指温泉。据说,昭和年间的日本天皇常来此小住、洗浴。简洁得几乎没有家具的日式客房,其实是日本也曾经贫穷的写照,“榻榻米”习惯了,也就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盥洗室临窗处有个温泉浴缸及喷淋,能在客房内配置温泉洗浴设备,房价不菲;然而,身沐温汤,凭窗远眺绿树秀岩,真是好不惬意……
“汤之岛”那餐名曰“品尝春天宴”的全套日式料理早餐,着实让我留下深刻印象。尽管在上海吃过日式料理和面点,但终究还是让这餐颇具“皇帝风范”的早餐给惊到了:足足31道做到极致的料理,配上定制的各式小巧玲珑器皿及八寸盒(置放下酒菜的精致木盒),初上桌真让人无从下箸。于是,急速搜索中餐经验,细读每人一份的直排式日文菜单,好在夹杂着不少汉字,才不至于吃到最后,还不知吃了些什么东洋菜。
“品尝春天宴”的上菜程序是严格按照菜单来的,分别是:食前酒是一小杯淡粉红色的樱花酒,浓浓的樱花香气扑鼻,甜香可口;下酒小菜:樱花风味的芝麻豆腐、一寸豆、花瓣百合根,菜量实在是一丁点,就像小孩子“做家家”;打开八寸盒的门扉,又是一番风景,大鳟鱼、大虾白芝麻拌菜、萤乌贼辣醋味增酱挂(其实就是酱鲜乌贼,味道特浓,乌贼鲜嫩,回味无穷)、蜂斗菜白煮樱花虾子、笋芽味增田乐、公主煮旨蝶螺,这些复杂的菜名既反映了日本餐饮的严谨,也折射出工业技术文化的影响,在我看来似乎有点刻板;两道清汤,是蟹肉攀缘煮白玉、彩纸土当归树芽;两道生鱼片为樱鲷松皮、金枪鱼加上生豆腐皮;进肴(我理解为进入主食程序),汤之岛馆赏花烧寿司、低头茗荷赤贝雨;名物(招牌名菜之意),飞弹牛腰肉味涮锅、季节山菜与蔬菜;休筷(主食暂停),本日冰淇淋;盖物,真情笋的公主霰炸、海蕴馅挂;饭食,飞弹产腰光月稻(米饭)、紫酥实木耳;止碗,浅蜊专袱纱巾(擦嘴用);甜品,樱花饼、季节水果、汤之馆黑蜜果冻。
整整一个多小时,可别小看每个菜都是一点点,吃到最后照样肚胀,但似乎还欲罢不能……
笔者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录下了这份早餐菜单,其用意除了让国人食客预作准备之外,更意在让我们餐界的高厨能静下心来理性地寻找差距。尽管中国菜是对世界的两大贡献之一,但由于传承的断代或曲解或自怠,时下一些餐馆,尤其是大众餐馆的烹调水平及上菜程序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和紊乱。舌尖上的中国有着绝对的食材和烹饪优势,惟有勇猛精进的中华美食才可与严苛的日式料理匹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