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7月2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目了然助文明
董伟宁
  董伟宁

  为了生活垃圾要干湿分离,小区党支部、居委会加物业,煞费苦心,使尽十八般武艺——大会小会动员、强调。循循善诱,如何的举手之劳、如何的绿色环保;小垃圾桶,一卷卷的垃圾袋还送上门来,显眼的墙上还张贴了醒目的标语。怎奈效果不怎么样。

  楼下站的那两个半人高塑料垃圾桶,长得一模一样。粗心的业主们,本来就不待见夏日里味道不好闻的它们,扔个垃圾就像近距离投篮一样,投中的就欢喜庆幸一下;投不中时,天女散花,哗啦啦的垃圾袋反而撒落一地。苍蝇们嘤嘤嗡嗡时,人们更是对垃圾桶退避三舍,近距离投篮成了中距离投篮,“命中率”越差,散落的垃圾越多……

  常去女儿家,西藏南路上黄浦丽园,塑料垃圾桶和我们小区里的身材相貌一模一样。只见垃圾桶身上有一个一尺见方斗大的“干”字,下面有括号提示(普通垃圾);相伴的另一个垃圾桶上面也一个同样大小的“湿”字,下面也有括号注明(餐厨垃圾)。“干”、“湿”斗大的两个字,一目了然,凡是走过路过的人们,却也没有投篮动作,依次规规矩矩地把拎着的垃圾袋分门别类放进垃圾桶里。

  一样的垃圾桶,一样的倒垃圾,一样的干湿分离要求,费点儿心思,事情做得细致和粗糙,效果截然不同。我们做事情,往往声势浩大却不注重细节。既然做了,不如花精力学习、琢磨一下,要点是什么?实际的操作难度在哪里?如果全上海的塑料垃圾桶都披上“干”“湿”两个字,干湿分离、绿色环保不就真正落到实处了?

  其他涉及文明的事情,大概与这样处理垃圾的文明也一样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2016里约奥运会倒计时8天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生态上海
   第B01版:好吃周刊
   第B02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B03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B04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笑来笑去
弹词书目及流派
一目了然助文明
闹鱼添乐
三言两语记
蒙古国的草原(水墨速写)
相约萧山
新民晚报夜光杯A21一目了然助文明 2016-07-28 2 2016年07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