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日报观点~~~
日报观点~~~
日报观点~~~
日报观点~~~
日报观点~~~
日报观点~~~
     
2016年08月2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报观点
不反思反“比烂”更显思想“先腐”
张松超
  近日,有媒体提到:广东省国资委原主任刘富才曾因擅自出国等多项违纪问题被查,但省纪委对他下达“最后通牒”时,他却说:“我当这么大的官,你们要调查的那些事都不叫事。要查,每个人都有事,比我事大的也有,纪委该先查他们才是。”

  刘富才被查时短短的一句话,透露的信息却相当“丰富”:

  自己“不干净”,却“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要查,每个人都有事”,隐含的逻辑是,能做到一定级别的官员一定“不干净”。事实情况是,腐败与级别高低并无必然联系,而是与权力缺少制约有关。在从严治党的背景下,有违法违纪行为的党员干部只是少数。把自己的问题推及整个官员群体,这样的草率言论更像是推责,转移视线。

  认为“小贪不怕,少拿没事”。在某些官员眼中,似乎做到一定级别后,有些违纪问题就“不叫事儿”。事实证明,越是认为“小贪不是事儿”,就越容易击溃自己的拒腐防线,最终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

  不反思反“比烂”。在一些官员看来,反腐似乎有顺序,必须先查问题大官员,这明显是对反腐工作的误解。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直强调要“老虎”和“苍蝇”一起打,反腐的依据向来都是党纪和国法,大的要查,小的也要纠。

  关于反腐败斗争的特点,习近平曾说过,“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不定指标、上不封顶,凡腐必反,除恶务尽”。党员干部应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内涵,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要心存一丝侥幸。“先查事大的”这种心态,恰恰表明思想上已经“先腐一步”。(张松超 刊今日新华每日电讯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上海教研/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上海教研
   第B04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5版:汽车周刊
   第B0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城管“贴条权”之争下的治理难
两种表情
世界一流的距离
不反思反“比烂”更显思想“先腐”
波动
尿疗与常识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不反思反“比烂”更显思想“先腐” 2016-08-24 2 2016年08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