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9月22日,一代大师洪汛涛先生的童话佳作《神笔马良》由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首次印刷出版,著名画家程十发先生受邀为该书配图。同年,由洪汛涛编剧、上海美影厂投拍的木偶动画片《神笔》上映后,轰动一时,马良和贪心财主间斗智斗勇的故事,成为几代人童年的经典回忆。
曾几何时,能拥有马良的那支神笔,是孩子们最大的梦想;可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马良热”逐年降温,知道这个故事的孩子越来越少。马良的模样一如既往,而他的神笔却并没能为这部故事书描绘出灿烂的未来。
对于曾经蜂拥而至的版权购买要求,洪汛涛的儿子洪画千一一拒绝,他有着自己的担心——胡乱改动,不仅会让马良面目全非,更可能会对经典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毕竟,父亲的作品才是他心目中的最佳。
但其实,改编经典并没有那么可怕。
来看看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吧。在刚刚结束的上海书展上,《三毛流浪记》5天销售突破2千册,其中定价58元的珍藏版销售了920册,占数近半。
少年儿童出版社党委书记、副社长李炳刚告诉记者,多年来,出版社不断推陈出新,每年都会出版《三毛流浪记》的更新版本。今年,他们甚至将三毛带到了国外,在毛里求斯举办了“不老的三毛”主题展,邀请当地小朋友根据三毛原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重新创作。孩子们把超人、蝙蝠侠、地球以及毛里求斯的国鸟渡渡鸟和三毛画在一起,中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民族文化遗产因此得以在国际上发扬光大。
孙悟空、黑猫警长、葫芦兄弟、哪吒、阿凡提、马良……这些经典的童话故事、动画人物形象曾给一代又一代中国孩子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守着这些IP宝藏的我们,应该好好挖掘它们的丰厚积淀。在今天的中国,如何讲好这些经典故事,如何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用最新的技术传播经典儿童文化,发挥其再生能力,是每一个文化人、出版人、版权拥有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版权人对《神笔马良》的珍重,让人理解。但有时候,换一种思路,就能海阔天空。期待,越来越多优秀的改编能够缓解版权人的担心,期待马良如“大圣(般)归来”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