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9月0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游西安忆忠实
刘向东
  刘向东

  盛夏去西北避暑,友人相约在西安停留。太阳落山时,我们登上城墙看风景。仰望晚霞映照的巍峨城楼,不禁想起了多年前同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游览城墙的情形,浓浓的怀念之情仿佛城楼里播放的西安秦腔令我心潮澎湃难以平静。

  那也是夏天,我应邀去西安参加研讨会。虽然会议须知上赫然写着分组讨论的召集人是陈忠实,可那时我还未看过小说《白鹿原》,也不知道这位召集人就是《白鹿原》的作者。直到走进会场才听说《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就是我们组的召集人。当时我很惊喜,还想象着他一定有着非凡的风度。然而,当陈先生面带笑容,露出略有烟斑的牙齿和我们打着招呼相坐一起时,我顿然感到他的模样简直就是个普通的农民。那一头浓密的黑发就像迎风的麦子微微后伏,黝黑的脸膛泛着汗渍的光泽,鼻翼两侧沟壑般的皱纹让我想起了抗日英雄飞虎队长陈纳德的粗犷长相,白色的圆领衫也是十分廉价的针织品。尤其是在分组讨论时,他也毫无主持人的客套,而是欠起身向大家鞠了一躬说:“我叫陈忠实,也算东道主。欢迎大家来西安。让我当召集人就是搞好服务,不周的地方大家多包涵。”随后,又环顾着大家和蔼地引用毛主席的话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想这是缘分,大家多说说,否则就生分了。”其间,除了他不时地抽出香烟敬给烟友外,就是埋头记着其他同志的发言,那认真的样子就像学生在做课堂记录。而令人敬重的是,趁会间休息,会务组的同志向我们介绍陈先生不仅是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而且还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要职时,陈先生连忙打断了他的介绍。其实,无论是会议期间,还是会后的参观活动,我们从未看见陈先生有丝毫的名人风头,也从未听见他自夸《白鹿原》等作品。那种朴素低调和平易近人的风格就像可亲可敬的农民兄长。

  对了,他说过他就是个农民。那是晚饭后,我和四川的两位同志正商量着去逛街,只见陈先生一手夹着烟,一手拎着几乎泡满茶叶的透明水杯乐呵呵地走来对我们说:“上城墙吧,上面凉快。城里城外都能看看。”于是我们高兴地跟着他经过碑林博物馆大门上了城墙。我们漫步在城墙上,纵览城内的万家灯火和城外的苍茫夜色,彼此聊着各自的地方风情。当四川的一位同志提及他读过《白鹿原》,并诚恳地请教先生写作秘诀时,陈先生吸了一口烟淡然一笑说:“要说秘诀,就是当农民,我就是个农民嘛。因为农民中有丰富的语言和故事,有农民的地方就有历史和风土人情。我只是用他们的语言把他们的历史和故事串了起来。当然了,也可当别的,写啥当啥才能写得像,才会有生命。我们的责任就是挖掘故事,传承文明,而不是脱离群众和生活坐在家里闭门造车,更不能搞那些低俗庸俗的产品。否则就是污染文化,断送文明的罪人。”说完,端起水杯咕嘟咕嘟喝了几口,用手抹了下嘴角又兴致勃勃地聊起了西安风情……

  如今故地重游,见景思人。陈先生和我们共游城墙的情形历历在目,他的农民风格和他说的“责任”似如千古不朽的城墙巍然屹立在我的心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生态上海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上海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A17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连载
   第A28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楼市
   第B02版:楼市资讯/新民楼市
   第B03版:新民楼市/楼市资讯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好吃周刊
   第B06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07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B08版:美食地图·广告/好吃周刊
故乡江藻莲荷
校花校草
灶火
重游西安忆忠实
用“时间”换安全
郑和宝船下西洋
扫一扫
叶湖,差点错过了你
新民晚报夜光杯A26重游西安忆忠实 2016-09-01 2 2016年09月0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