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德国海军订购的第二批212A型潜艇二号艇U-36在埃肯弗德海军基地入列,这标志着德国海军采购的全部6艘212A型潜艇全部到位。212A型潜艇曾被评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常规潜艇。不过,也有媒体评论称,6艘潜艇居然造了18年,德国潜艇部队的更新速度实在太慢。
德意两国合作研制
或许是因为二战德国潜艇曾给盟军留下太深印象,二战之后东德和西德都一度被禁止设计和建造潜艇。直到上世纪60年代,西德才获准设计500吨以下的潜艇。上世纪70年代,西德霍瓦兹-德意志造船厂(HDW)、吕贝克工程事务所(IKL)与弗洛斯塔尔公司组成德国潜艇联盟(GSC),并推出209型常规潜艇。
上世纪80年代,北约取消对西德的军备限制后,GSC计划为西德海军开发吨位更大的211型潜艇。不过,随着燃料电池研制成功,以及东德与西德于1990年实现统一,德国海军放弃了211型潜艇的设计,要求利用燃料电池开发“不依赖空气动力系统”(AIP)潜艇,这就是212型潜艇的由来。
1994年7月,德国联邦采购局与GSC签订第一批212型潜艇订单,共4艘,计划由HDW和蒂森-北海造船厂(TNSW)各建造2艘。不过,由于意大利海军于1996年加入德国212型潜艇计划,意方要求增大潜深、采用新的外部通信系统和更好的逃生设备,德方予以采纳,这种经过修改的212型艇就是212A型艇。
1998年7月,德国海军的212A型首艇U-31在HDW开工建造,2005年10月服役。三号艇U-33同样由HDW建造,2001年4月开工,2006年6月服役。二号艇U-32和四号艇U-34由TNSW建造,分别于2000年7月和2001年12月开工,并于2005年10月和2007年5月服役。
2006年9月,德国联邦采购局再次向GSC订购2艘经升级的212A型潜艇。第二批212A型艇的首艇U-35由HDW建造,2007年8月开工,2015年3月服役。最后一艘212A型艇U-36由TNSW建造。
静音与航程是“亮点”
总的来看,第二批212A型潜艇在设计上与第一批基本相同,但艇身长度由第一批的55.9米增至57.1米,水上排水量从第一批的1450吨增至1500吨,水下排水量未公布,但肯定大于第一批的1830吨;水面航速12节,水下航速20节;以8节速度航行,水面续航力8000海里,水下续航力420海里;安全下潜深度200米,最大下潜深度700米;自持力49天。由于艇载控制系统可以统一操控艇、机、舵等各系统,第二批212A型艇具备高度自动化,只需一个人就可控制下潜深度、航向和航速。
降噪是212A型潜艇的设计重点。为此,采用了许多措施,例如为了降低动力系统的噪声,潜艇的主机和辅机都被集中在密封动力室内,采用整体浮筏技术减振降噪。据称,这种结构可使噪声降低40分贝。此外,艇上的振动机械和结构均配备高效能的弹性减振基座;艇体采用圆顺平滑设计,降低潜航涡流噪声;在压载水舱进排水口、鱼雷管等开孔处都装设了自动启闭盖板;以及采用大侧斜低噪声7叶螺旋桨等。
为了增加水下活动时间,212A型潜艇采用了柴电和燃料电池两套动力系统,它们既可单独使用,又可联合使用。其中柴电动力系统中的柴油机是1台MTU公司的增压高速柴油机,功率2150千瓦。系统中的蓄电池组能满足潜艇航行及艇内供电需求。推进电机功率为2850千瓦,并配备有性能良好的调速装置。第二批212A型艇采用第二代PEM燃料电池系统,由2个重约900千克的120千瓦燃料电池模块构成,不仅结构大为简化,性能也更好,其4节低速状态的水下续航力达到3600海里,比第一批212A型艇提升了3倍左右。
武器系统灵活多样
212A型第二批潜艇的武器系统依然是艇首下方布置的6具533毫米鱼雷管,可发射鱼雷、潜射反舰导弹、对地攻击巡航导弹和潜射防空导弹,发射方式有液压式和自航式两种。除了鱼雷管内预先装填6枚武器,艇首鱼雷舱内还能储存12枚备用武器,并可快速装填。
212A型艇通常配置的主要武器是12枚DM2A4“海鳕”重型线导鱼雷。该鱼雷最大速度超过50节,最大航程90千米(增程型为140千米),战斗部重260千克。鱼雷制导方式包括声自导、光纤制导和尾流制导三种。此外,为了适应多任务需求,“海鳕”还能通过将战斗部换成其他任务载荷,变身水下无人艇。
IADS潜射防空导弹是212A型潜艇增加的一种新武器,储存在一个潜射容器中。每个容器长7米,重1400千克,能装入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容纳4枚IADS导弹。每枚导弹重120千克,射程在20千米以上,其上装有红外成像导引头和光纤制导系统。该导弹主要用于攻击潜艇附近空域的直升机和反潜机。
此外,为了对抗来袭的敌方鱼雷,212A型潜艇配备有STN-阿斯特拉公司与联合信号-ELAC公司合作研发的TAU-2000鱼雷反制系统。该系统包括4具投射系统,每具最多安装10个发射管,可发射反鱼雷诱饵、噪音干扰器等多种对抗装置。必要时,第二批212A型艇还能在艇体外加装外挂式水雷布放箱,最多可携载24枚水雷。布雷时由艇内进行操控,可在浅海区执行布雷任务。
艇载设备精密可靠
第二批212A型艇的水声和电子设备大部分与第一批相同,艇载设备的主要改进之处包括以下几方面:
在通信系统方面,指挥塔围壳的内部结构得到重新设计,增加了1个配备极高频卫星通信天线的伸缩桅杆(SHFSATCOM)以及11号、16号军用数据链,第一批2台潜望镜中的其中之一被新型非穿透性光电桅杆替换,另1台潜望镜改换为蔡斯SERO-400型,并加装了具有拖拉式天线浮标的升降式通信桅杆(能在水下施放极低频通信信号)以及GABLER公司生产的CALLISTO-B综合通信系统(包含极高频卫星通信、高频/超高频/极高频接收系统、卫星定位系统、敌我识别系统、LOS模式的极高频通信系统和早期预警接收机等)。
水下作战系统方面,换装了新型大型舷侧阵被动数字声呐以及新一代网络化的综合作战指挥系统。
其他改进之处还包括:配备更强的空调系统和大型减压舱(一次能对4名人员进行减压)。为了强化特种作战能力,艇上还能加挂大型外部式水密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