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行者”提供全市道路交通综合信息服务,“上海公交”实时查询公交信息,“上海停车”动态播报公共停车信息……今年是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两个“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一张便民惠民的智慧生活网初具雏形,部分领域的智慧生活已可比肩国际水平。例如,智慧交通让穿行在密如蛛网的上海城市道路,不再是一件头痛的事,仅靠“纸上谈兵”就能帮你规划出省时省力避拥堵的出行方案。
再比如,智慧城市正在让“大城市病”越来越少。目前,在医联平台和电子健康档案的基础上,上海推动了65家试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级平台的对接,分别在“就诊流量”、“延伸处方”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和数据展示;针对与百姓利益最相关的“病从口入”,上海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已有近2万家食品企业注册,其中1万余家食品企业可查询数据,数据累计近3000万条;如果有工程违规扬尘,环境辐射超标,上海市建筑工程扬尘和噪声在线监测管理系统可及时“预警”,目前已接入工地、道路、搅拌站、码头堆场等1000余个现场监测点……
城市的角角落落正在智慧浓缩进一部手机,市民该如何轻松“晒到”每一缕“智慧之光”?市经信委副主任邵志清告诉记者,升级版的“市民云”APP就是希望打破以往跨部门业务或服务间的手机应用壁垒,让市民查询不同的服务或办事预约时,只要通过一个APP就能一站式解决。“‘市民云’APP将提供近十种身份认证方式,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之下,市民通过深入的身份认证后,还可以查询自己的病历信息等。”
登录“市民云”APP,各种个人信息已在“我的主页”整齐列队。三金、税单、驾驶违法记录、健康档案等个人数据,“市民云”会及时、主动呈现,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作为一站式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市民云”已为超过570万用户提供了个人数据、公共服务和办事预约等服务,汇聚数据和应用等服务资源,除了手机,电脑、电视、自助机等多种智能终端也可随时登录,满足了多样化的智慧城市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