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哪个朝代哪位文人写了“小泥鳅”想“翻大浪”的文章,使泥鳅坏了名声,此后,泥鳅一般不上筵台。黄鳝与泥鳅不同,黄鳝是非常鲜美的食品,是高档筵席中的上品。鳝鱼的烹制方法很多,如有带骨的鳝段,有去骨的鳝丝、鳝片,鳝丝有去骨生切,也有开水烫熟后加工等等。做成的美味佳肴更数不胜数,有蒜苗炒鳝丝,蒜子烧鳝段。豆豉鳝鱼,炒鳝条炝鳝鱼,葱爆鳝丝等。
江浙一带,鱼米之乡,做菜历来比江西讲究,杭州有一家百年老店奎元馆,奎元馆面食多有百种,这里单说一样:虾爆鳝面可谓是讲究的经典,烹调时,选用粗壮的鲜活黄鳝,斩头截尾剔骨后切成鳝片,油用三种,素油爆,荤油炒,麻油浇,直至鳝片黄脆;取鲜活大河虾洗净加蛋清上浆清炒至白嫩。虾嫩鳝脆,香气袭人,味道美不胜言。这里顺带加一句题外话,该店的“过桥”是独一无二的,何谓“过桥”,就是把客人点的面食“浇头”不浇在面上,而是另外装盆,配套上桌。因一只面点分装两盆,似从桥的一端过渡到另一端,故谓“过桥”。此举真值得其他店家学习的。
井冈山不与江浙比,也不像邻近的永新、遂川,永新、遂川有古老的县城、县内又有较大的集镇,一年四季,南北商客云集,饮食文化自然就丰富多彩。井冈山市1950年才新建的,又处偏僻山区,交通不便,少有客栈,所以,少有“佳肴”。
但是“少有佳肴”,不等于不讲究“美味”。井冈山人很讲究口味,讲究舌尖上的刺激。记得我们刚到农村时,煮了一个新鲜丝瓜新鲜小鱼汤,老表尝了一口:“没有味,猪吃的!”看见我们剖了鱼又用水洗,马上又说:“这样不行,把鱼的味道洗掉了。”记得还有一次,我把黄鳝烫熟出骨的吃法介绍给乡村土厨师金树,他摇头又摇手:“这么烫熟,黄鳝就没有味了!糟蹋好东西了!”
同样炒个豆芽炒个青菜,江浙人通常是清炒,井冈山老表则又要放辣椒、又要放生姜、香葱。即便炒个蔬菜都要炒得有刺激味,烧黄鳝更是如此,南昌人用波阳湖的草炒黄鳝,井冈山老表评价“有青草味!”吉安人用莴麻叶炒黄鳝,井冈山老表评价“有土腥味!”井冈山老表喜欢用腊肉炒黄鳝片,黄鳝须活杀的,而且背骨不除,他们说:“这才有味,才有嚼头!”
其实更有嚼头的是黄鳝的另一种做法“草帽盖”:将小鳝鱼摔昏,备用;炒锅置旺火,注入清油,烧至六成热,放入黄鳝,因黄鳝骤然受热而盘卷成“草帽盖”状,然后放入盐、辣椒、蒜、姜丝煸炒出香味,再洒入米酒,翻炒,收汁,装盘。
“草帽盖”起初叫“卷盘黄鳝”,与“卷筒黄鳝”只有一字之差,为了不沾名菜一点光,老表干脆起了个“草根”名字 “草帽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