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晔雯的“同事”,有已经走出校门的同专业师兄师姐,也有并肩奋斗的同班同学。6年前,为了让学生提前适应市场需求,商旅校在美术专业开设了影视后期制作这个专门化方向,鼓励师生组建工作室承接一些校内视频制作项目。经过实战磨练,“米印一站式创意工坊”不仅赢得了市场认可,也摘得建行杯上海市“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一等奖。
专业教师阮毅介绍,影视后期制作方向初设时,老师们感到,课堂内的教学总是慢市场一拍。走出校门后,学生虽然可以熟练操作软件,但是离灵活运用和主动应用还是有差距。因此,一个大胆的念头诞生了——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工作室,让学生从3年级开始就承接校内外各种项目,老师则担任创业导师。
“米印”的前身“米格”就这样起步了,从最初的校运会、迎新活动、学校招生宣传片,到来自外校的视频制作订单,“米格”渐渐走出校园。在商旅校,很多美术专业的是“零基础”入学,一二年级集中的基础课强化训练的效果,则在三年级的实战演练中全部体现出来。“我们并不要求每个学生面面俱到,他们有的擅长剪辑,有的擅长特效,有的擅长绘画,有的擅长拍摄,我们鼓励学生在项目化运作过程中,发挥各自特长,团队作战。”阮毅说,市场的变化也给课程设置带来改变,如今,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APP设计、H5页面制作等新鲜的内容,也进入了一二年级学生的课堂。
如今,这支年轻的团队累计完成作品超过200部。他们用金属蜥蜴体现了奥迪汽车四驱科技的动感;通过剪辑的技巧营造喜力啤酒与网球大师杯相关联的激情;凭借娴熟的摄影技巧,准确还原盘扣制作过程的精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这群孩子身上独有的创意和锐气让阮毅惊喜。2015年,工作室得知某青春服装品牌希望拍摄一段品牌宣传片,同学们鼓起勇气,踏上了和专业制作公司比稿的路。他们借助当时热播电影《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画面手绘场景,再以该品牌吉祥物为主角制作陶土动画,只花了一个多星期,学生公司就捧出了成品,风格清新活泼,也一举获得品牌青睐。
校教务处副主任尹俊介绍,在商贸旅游学校,除了“米印”,多个专业的学生在市场搏击中,增加了对专业的热爱,也激发着自己的潜能。旅游专业的学生推出了“微旅行”项目,承接订单为客户定制个性化旅行线路;烹饪专业的学生创立了西点烘焙工坊,在老师指导和把控下,通过网络平台推出西点订制服务。学生创业团队可在校内预孵化,模拟经营,让学生不出校门就先学先试,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转化为服务能力,寻找市场商机,实现收支平衡。 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