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过“洋节”普遍
朱军委员所提出的现象,不少网友表示感同身受。网友“王超wen”指出,“现在幼儿园一到圣诞就要孩子做圣诞树,一到万圣节就要南瓜灯。”网友“一世欢颜”称,“孩子快幼儿园毕业了,中国传统节日没怎么过,国外节日一个比一个热闹。”
“一些西方节日是有文化背景的,东方人去凑热闹,其实有点尴尬。”有网友批评称,一些学校忽略文化差异,“为过节而过节”不可取。
传统节日只知道“吃”
“洋节”日渐流行,而中国传统节日却不那么乐观。“现在有几个孩子知道中元节?有几个孩子知道端午节要悬艾叶?”而成年人对传统节日了解多少?一位网友略带调侃地表示,“清明吃青团,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好像过节最重要的事就是吃?”
“节日是一种文化,我们学习西方文化不是问题,但是我们丢掉传统文化就很可悲了。”不少网友担忧,冷清的传统节日背后是传统文化的落寞,这个问题亟待重视。
丰富传统节日内涵
中国社会不断进步,思想也在不断开放。接纳西方传统节日,学习西方文化,无可厚非。然而,中国传统节日日渐式微,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应引起我们重视。
“洋节”过不过,这是个人自由。传统节日火不火,这是社会责任。如今的问题,并不在于“洋节”过得太多,而是传统节日知道得太少。
所以,在关注和接纳西方文化的同时,我们应更广泛地考虑如何振兴我们自己的传统和文化,改革并丰富这些传统节日的内涵,使之更具有吸引力。 新民网 卞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