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处在“双创风口”的共享经济,重塑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也颠覆了很多行业的市场格局。犹记得,共享单车刚成街头新宠之时,各地都曾出现损坏共享单车的现象,而罪魁之一就被认为是遭遇盈利危机的传统自行车行业。而现在我们看到的景象是,一些传统行业已经与时俱进,开始积极拥抱共享经济浪潮。
最新的一个案例,是共享单车企业ofo与“百年企业”上海凤凰自行车的合作。5月6日,双方在第27届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上宣布,将在共享单车研发制造、产能及供应链、品牌战略合作、海外市场布局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双方的共享单车生产制造规模将达500万辆,凤凰自行车将从中获利数千万元。
对于传统行业来说,共享经济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一方面,共享单车的“扫码骑车”模式,基本消灭了消费者购置自行车的需求,实质上改变了自行车行业的游戏规则;另一方面,共享单车让自行车重新流行起来,激发了巨大的用车需求。潮水汹涌而来,是看到危机还是看到机遇,考验的是一家企业的格局与眼界。
当传统行业遭遇“新经济”的冲击,有些企业选择了束手无策“等死”,有些企业在自怨自艾中沉沦,还有些企业则试图通过非正常手段“绞杀”竞争对手。然而,与时代脱节或与大趋势为敌,通常都没有太好的结果。相较而言,那些顺应大趋势、积极拥抱变化的企业,反倒有机会在商业模式转档升级中实现涅槃重生。
仍以共享单车行业为例。凤凰自行车与ofo合作,最大的收益并非那几千万的利润,而是这家有120年历史的“老字号”,有望借助共享经济模式实现品牌年轻化,并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更有价值的是,这家传统制造企业在“新经济”浪潮中掌握了新的游戏规则以及新的“冲浪”技能,这将为未来注入无限可能。
把共享经济视为传统行业的敌人,是当前一种很流行的谬误。事实上,以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并非与传统行业抢蛋糕的人,而是凭借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把蛋糕做大的人。在行业重新洗牌的过程中,确有一些企业在优胜劣汰之中出局,但也会有大量企业在竞合之中脱胎换骨,在资本市场讲好“故事”。
不容否认,传统企业在与共享经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总体还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甚至只能被动接受“别人吃肉,自己喝汤”的现实。但即便如此,早一点赶上共享经济模式的快车,总好过“躺在火山口睡大觉”或被历史的车轮碾碎。多研究行业发展大趋势,多在创新方面积极发力,才能在未来掌握更多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