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茶铺喝茶,邻座是一中老年女茶客,慈眉善目,面带微笑,就心生几分好感,自然与她攀谈起来,顺带聊起了发型。我注意到,她的头发略长带鬈,末端并在一处,自然简洁地往上一翻,用发卡别住,像一个小髻,很有几分美感。她说,“我一年烫一次头,只要100元。”
“天哪!”我禁不住叫起来,“你猜,我烫一次头多少钱?240元,而且一年最少两次!”
我想起了住家附近的那家理发店。它的标价是:一级理发师,洗剪吹180元;二级理发师,洗剪吹80元;三级理发师,洗剪吹38元。给我理发的是个三级理发师,年轻小伙子,给我了一个长期优惠价35元。每次理过发,看着镜中的自我形象,时尚而年轻。你以为我占便宜了不是?错!这个小伙子眼看拴住了我这个顾客,便动员我在他家烫头。我说好。效果确也令人满意,价格240元。不到半年,他又劝我再烫一次,我不干。过一个月,我又去理发,他二话没说,将我的剩余鬈发全剪光,光秃秃的,然后说,该烫啦!我暗地里生气,又不好得罪他,私下寻找更好的理发师。
在住家周围转了好久,理发店一个比一个讲究。有的干脆清装修,门面上放一个价值几万的石雕鱼缸,养几尾红鲤鱼,品位清素中透着不凡。一看价格表,洗剪吹1次200以上!找家便宜点的试试如何,也许有“物美价廉”的呢。
这天,我走进一家装修一般的理发店烫头,谈好了价格100元,理发师是个胖胖的矮个子。剪、洗、烫,步骤都一样,最后吹干。我迫不及待地戴上眼镜照镜子,天哪!镜中的自己完全变了样,一堆像羊毛般的鬈发罩在头顶,脸显得更圆更胖更老气,简直丑死了!与原来那个小伙子手艺相比,真有天壤之别。看来一分价格一分货啊,为了美,流点血是必须的呀。
其实,不单单是理发师走俏,凡是与美沾边的事,价格都不菲。看中了一副眼镜架,讲好了价格340元,改天再去,老板就涨了10元。实在喜欢这个架子,相比上百的价格,10元就不算啥了。到菜市买菜,小菜几毛一斤,懒得多走路,多花2元买下,仿佛吃了大亏,心痛自责得很。但与买镜架多花的10元相比,实则小巫见大巫。味道一样好的馆子,坐堂装修漂亮的馆子,菜品价就要高出几十元;同样的面料,不同的时装款式,差价上百上千;家居装修设计师,风格上档次的设计费,更是超级高。
著名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曾告诫女儿:在西方的社会里,穿衣打扮是件顶重要的事,其他都次之。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人的天性。应该说,现在我们这个社会进步了,理发师走俏,艺术值钱,都是顺应人类天性的现象。那个颠倒黑白,以丑为美的时代终于过去,可它带给我们的影响却是深远的。我读书的时候,美术、音乐等艺术都是豆芽科目,可有可无,艺术鉴赏力可谓零。整整几代人就这么过来了,难怪当今大家生活讲究不多,粗俗邋遢随处可见,而与美沾边的东西,都这么金贵。
美的才能需要长期熏陶,美的生活需要付出成本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