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朱光)如何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根据文化部的要求,今年6月10日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是“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上海主会场活动将从明天起在长宁图书馆和大世界展开,拉开全市近300项活动和100处文物建筑免费开放的序幕。
自去年起,国务院将“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口号为“保护非遗——在生活中弘扬 在实践中振兴”“保护传承非遗 展现生活智慧”“活力社区 活态非遗”“振兴中国传统工艺”。文物活动的主题则为“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
上海主会场活动有两项。一是在长宁区图书馆举办的“红色摇篮的记忆——上海革命史迹摄影大展开幕式”,通过镜头、光影,展示许多近在身边却不为人熟知的重要史迹。二是在大世界举行的“文化薪传承,非遗嘉年华”启动仪式。仪式上,大世界专家委员会将成立,文化志愿者将被授旗。首部以非遗为主题的动画片《非遗特搜队》开播仪式也将举行。这部动画片的第一季16集,每集3分钟,介绍1个非遗项目。该片也将于明天起在地铁、公交车等公共空间和网络媒体上展播,暑期在哈哈少儿频道播放。同时,还有3项“一带一路”主题活动,分别是“千年古港——青龙镇遗址考古展”“西风东韵——第七届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以及“第五届国际(上海)非遗保护论坛。加上市级重点活动9项、分会场活动61项、全市各类文化遗产展演、展览和体验活动达224项。100处文物建筑依然免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