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导师
本季节目依然采用“导师战车”的原创模式。昨天在发布会现场,四位导师正式亮相,每个战队都增设了独特的“战旗”作为战队标志。导师座次安排是,刘欢那英坐中间,“老面孔”那英表示,参加了这么多季节目,她每年都发现自己在进步,从学员和其他导师身上学到了很多。回归节目的刘欢感慨,“好歌曲”的暂停让他觉得很可惜,所以希望通过本季节目,把原创音乐推出来。周杰伦陈奕迅坐在两边,初来乍到的陈奕迅表示:“想了很久才来,很开心”。而周杰伦这次则接了庾澄庆的“活”,“你的梦想是什么?”“请你作出决定!”这些像主持人说的话都要由他来说,因此那英叮嘱他,要起到“综艺大咖”的作用。
增设环节
本季节目赛制也进行了升级,要经历一场“魔鬼六次方循环大逃杀”,每位导师都将轮番与另外三位导师战队过招,遭遇团灭、被“剃光头”的风险极大。详细来说就是,赛制将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盲选,四位导师分别为自己的战队抢夺得力战将;第二阶段进入“导师魔鬼六次方循环大逃杀”环节,取代此前的内部对战,导师需将战队划分为三组,每一组都将代表战队出战一次,对手分别来自于另外三个战队。
据介绍,总共六轮的对战将由两岸三地的51位资深音乐人担任评委进行评判,导师每胜一局,就可淘汰对方战队的一位学员,如果接连战败,自家战队将岌岌可危。循环大逃杀之后,进入到第三阶段,导师将面临更艰难的选择,即每个战队留下来的队员,都是之前在战队混战中立下功劳的大将,但四位导师最终只能留下一人进入最后的总决赛。
颓势已现
虽然节目总导演金磊认为,刺激的新赛制对节目关注度的提高会有帮助,但不得不指出的是,去年更名为《中国新歌声》的这档老牌唱歌综艺节目,相比之前四季《中国好声音》,无论口碑、收视率还是影响力,都有非常明显的下降,甚至可以说是断崖式的。仅从收视数据来看,因版权问题更名为《中国新歌声》后,首播全国网收视率为2.24%,并不算太糟糕。但整个暑假,《中国新歌声》都没能弄出太多声响和浪花来,总决赛“巅峰之夜”收视率比第四季《中国好声音》总决赛差了近一半。
据统计,2015年总决赛收视率为6.84%,收视最高峰值甚至创造了7.52%的神话,而据央视索福瑞CSM52城市数据显示,2016《中国新歌声》总决赛的收视率为3.96%。更令人遗憾的是,以往《中国好声音》出现了不少极具个性的学员和传唱度较高的翻唱歌曲,而第一季《中国新歌声》既没有话题性较强的学员,也没有传唱度较高的歌曲。
前途未卜
2012年,《中国好声音》一夜成名,风头一时无二,在国内音乐类综艺市场无人能敌。然而,“眼见他起朱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从目前看来,这一季《中国新歌声》也前途未卜。比如,虽然录制已开始,但选手的招募相当不顺利,“回炉”再战早已不是新闻,这一季恐怕会更多;这一季的网络版独播版权最终花落爱奇艺,面子是有了,但据知情人士透露,“是甩卖的,因为别家都不想独播,分销可以便宜点”。要知道,前几年如果谁抢到了“好声音”的网络独播,开个发布会庆祝一番不算,还要在近四个月时间里用尽平台资源为节目摇旗呐喊呢!
说这一季的《中国新歌声》前途并不乐观是因为,一方面,不断推新的音乐类综艺节目已经让很多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去年,《中国新歌声》节目名和LOGO变了、舞美变了,转椅变成了滑椅,但其他环节设置上并未见明显的变化,整体模式也并未有太大突破;另一方面,作为一档极具标杆性的音乐节目,这两三年来,导师的“插科打诨”越来越成为节目的最大话题点,整个节目话题全靠导师来造,这显然把路越走越窄了。
说到底,像《中国新歌声》这类“现象级”综艺的趋冷,早已是一个现象。说到底,这也源于电视人创意的枯竭以及原创内容的匮乏。 本报记者 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