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2: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7月1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花釉里红双凤罐
曹静楼
  ◆ 曹静楼

  众所周知,故宫有序收藏了唐、宋、元、明、清、民国等历朝历代的36万余件瓷器,由于明宣德年以前的瓷器不写底款,因此,宣德、洪武年前的元青花瓷器断代,主要根据墓葬出土,而宣德以后的官窑瓷器,均写有朝代皇帝年号款,再说故宫旧藏瓷器的有序传代,为断代提供了直接依据,这在我国文博界达成了共识,也是我们今天断代流散于民间官窑瓷的主要方法。

  这件青花双凤罐高19.5cm、口径9.1cm、胸径18cm、底径11cm(见图),包浆光泽柔亮,透散着蛤蜊光,没有做旧瓷器那种无光泽的呆板。仔细察看整件瓷器内外,高岭土中还留有许多黑色的凹凸的铁屑小杂点,这是当年洗炼高岭土没有今天工序精细而成的,而今天的做旧瓷,高岭土一般都炼得很精细,不留铁屑杂质。从罐口金色的浆口分辨,这是原本白釉的口,经过数百年的氧化,与空气中的粉尘物质黏结而成,再经过数百年的把玩抚摸,所以浆口变得断断续续,自然顺眼。再从绘画风格上看,罐肩的缠枝莲纹,是典型的元代画法,莲枝细长舒展,两头是莲花,而明洪武的缠枝莲,一改元代的画风,两头为缠枝,中间是莲花。而罐主体的双凤缠枝莲纹饰,也是典型的元风格,缠枝与凤尾的线条画得十分流畅,不拘泥于宫廷的程式,给人一种自由欢畅的快感。两只凤的身体和翅膀,也是元代创新的釉下彩红釉画法,但元代的釉里红基本是“猪肝色”(红的外面有层白色),发色基本不成功。最后,从青花的色泽分析,整个罐体的青花,青蓝中偏黑,这是因为元代用的青花料是进口的“苏麻里青”,铁质多所以料色偏黑。这件青花釉里红双凤罐,从风格上看是元代的特征,尤其是手工拉坯罐身与颈口处的镶接痕口,这也是判断元青花的一个主要依据。

  这件青花釉里红双凤罐,虽然罐体,绘画风格,釉料特征与元青花十分相似,但借鉴故宫收藏的明青花釉红瓷器仔细察看,这件瓷器更接近明洪武至宣德年间的年代,因为从景德镇御窑厂考古发掘的洪武宣德瓷器,证实了那时的青花料,用的还是元代留存下来的“苏麻里青”。再者,中国瓷器各窑口,都有后代仿前朝的爱好,这件具有元风格,品相完好无损的青花釉里红双凤罐,可断定为明洪武·宣德年代仿前朝,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相当珍贵难得。(本文作者系原故宫博物院科技部副主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特别报道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评论/专栏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4版:福彩专版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A28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A30版:家装专版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3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现代水墨大胆创新
晓印莫如我的魏锡曾
青花釉里红双凤罐
肖形传神的仿竹编砚
新民晚报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A32青花釉里红双凤罐 2017-07-15 2 2017年07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