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作业送入院
昨天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一名男性热射病患者刚被送入内科重症监护室。据了解,该男子在一处工地打工,从早上6时许一直在户外高强度作业,上午9时30分许,突然晕倒在地,不省人事,工友立即将其送医。入院后,患者体温一度高达摄氏40度,且多脏器受损,医生诊断为热射病,立即予以插管,并采取降温措施。目前,该患者仍在抢救中。
在监护室另一头,一名绿化工人和一快递员也因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出现热射病和中暑症状,经一周治疗,暂已脱离生命危险。
车祸伤者也增加
除了中暑患者猛增,交通事故导致的伤者也有抬头之势。记者从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外科重症监护室了解到,有3名男子在一周内先后因车祸受伤,且均为骑电瓶车或摩托车时撞上汽车所致。
诸杜明表示,入夏后气温居高不下,人的情绪也会变得烦躁起来,部分市民骑车或开车出行时,容易忽视交通法规,引发事故。今年以来,医院脑外科重症监护室和外科重症监护室共收治患者254人,其中车祸伤者159人,占比63%,其中男性伤者数量是女性的2倍。在此,也提醒广大市民,夏日出行,头脑千万不能跟着“发热”,一定要牢记交通法规,切勿以身试法,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无法弥补的遗憾。
本报记者 房浩 罗震光
相|关|链|接
注意防暑降温
持续高温炎热天气中,人体会因体温调节功能障碍、体内热量过度积蓄而引发中暑,而热射病就是最严重的一类中暑。在大气温度升高(>32℃)、湿度较大(>60%)和无风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缺乏对高热环境适应者易发此病。热射病以高温和意识障碍为特征,会引发多脏器受损,是一种致命性急症,病死率介于20%~70%,50岁以上患者可高达80%。
医生建议,高温天气,应尽量避免暴露在烈日下,若必须在高温下作业,需加强防护措施,及时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盐分。
对于老年体弱及慢性病患者,若出现出汗不畅、心跳加速、头晕目眩等症状,应迅速移至阴凉通风处,用电扇、空调等降温;若条件允许,用冷毛巾或毛巾包裹冰块敷于其额头、颈部、腋下等处,并用凉水擦洗全身,达到迅速降温的效果。降温处理后,立即拨打120,及时将患者送医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