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浦东新区博宇路昌飞路口,需新建一座110KV变电站。该建筑结构为地下一层,地上两层,地下部分为钢筋混泥土结构,地上部分为钢结构。主体结构利用钢结构代替了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实现变电站的、工厂化制造、装配式建设和现场机械化施工。施工周期缩短40%,所有钢结构材料绿色环保可回收、构建采用标准化定制通用性强。
东捷项目部依照建设部“数字化移交管理平台”、“工程数字化管控平台”、“供应商设备数字化交付”、“数字化审查”等先进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基于BIM技术“博宇工程管控平台”。利用“云技术”实现移动端标准工艺参阅。走进工地,现场每台设备上,均贴有一枚二维码,好似一份量身定做的“说明书”。只要通过移动端“扫一扫”,就能显示该设备施工工艺要点、作业中危险点等等。利用信息化手段,保障安全,提升施工质量。
工地还利用“RFID芯片技术”实现现场人员及车辆的现场综合管控,进出工地的车辆和人员,都有自己的一张“身份证”。后台利用大数据分析结合基建管控系统的进度计划安排,分析劳动力分配情况是否符合进度需求,并且利用全过程人员记录,形成所有人员进出台账,检查安全人员与施工人员配比情况是否“同进同出”、危险作业点是否配备专职人员监护、监理旁站点监理是否到岗等各类问题。
项目管理的“云”技术,细化到后台管理的一款app,打开手机,随时监控、实时操作。另外,还有一套“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帮助管理人员实时远程监控施工场地,检查安全文明施工情况。
人员和车辆系统设备与后台数据的传输、现场视频监控系统,这些技术的实现,都需要网络相连。项目现场不符合申请接入宽带的条件,前期使用移动wifi信号也不稳定,如何实现网络覆盖,成了技术难题。东捷集团研究后,决定使用“大功率无线远程技术”,借用距离项目现场周边办公楼的网络端口,将网络信号实时传输到项目现场,创造了施工项目现场“四通一平”的先例与范例。
“智慧工地”,已然成型。
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