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共享经济方兴未艾,安全隐患却如影随形:有网约车司机威胁乘客人身安全,不满12岁的儿童偷骑共享单车发生交通事故,还有共享汽车如何防止超龄司机使用,共享充电宝怎样杜绝不合格产品引起自燃……诸如此类情况,有的虽然已开始解决,但还是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公共安全,这是任何创新都绕不开的门槛。共享经济,说到底是要共享安心,不是共享担心。便捷固然重要,安全才是底线。要是消费者总是心怀隐忧去面对相关产品,必然使服务效果打折扣。久而久之,忧虑成了不安,抵消的只有社会对共享经济的信心。对企业和投资者而言,这是警钟,必须时时敲响。安全之于共享经济,是发展的基础和原点,如果不改变盲目烧钱、一味贪大的路径,各种不规范现象恐怕会层出不穷、接踵而至,隐患成事故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
对此,共享经济的平台方要加强和细化管理责任,产品投放前,得把住安全关,进行周到的安全测试。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也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对不断出现的共享新形式、新手法,要密切关注、及时介入,提醒和督促企业规范服务,更要在制度和法规上加以完善,尽可能堵上各种管理漏洞。
(商旸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