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7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康复科医生 汗流浃背拨罐烧艾
左妍 马璐璐
■ 普陀区中心医院康复科医生正为患者做艾灸治疗 记者 陈梦泽 摄
  本报讯(记者 左妍 通讯员 马璐璐)清晨5时多,普陀区中心医院康复科医生赵大鹏的微信群里,不断有同事“点名”和“报到”。每天,他们都赶在气温升高前,到医院的凉棚里给病人拔火罐、做艾灸。尽管做了一系列防暑措施,在室外工作的他们依然汗流浃背,都像从水里刚捞上来一样。

  今天上午7时,普陀区中心医院的几个蓝色凉棚里,上百名患者排起长队。其实1小时前,康复科的医生就已到齐,陆续把火罐、艾条、消毒好的针具搬下来,还有专门为晕针、突发状况准备的氧气枕和抢救药具。还未开诊,医生已汗珠滚落。

  “每天接待400多位患者,其中来烧艾治疗的人数特别多。”为啥不在空调房里治疗?康复科刘桂珍主任说,烧艾治疗属于“冬病夏治”的一种,其治疗的疾病很多都是要防寒气入侵的,治疗时需患者肌肉舒展毛孔张开,以促进治疗效果,空调房的冷气若控制不好,会影响治疗,而且烧艾不像敷贴,密闭的室内不利于烟雾散开。

  为了尽可能躲避高温,康复科的医生这段时间每天不到6时就来上班。家里特别远的早班医生还会睡在医院或附近宾馆,确保准时到岗。79岁的顾老伯每年都来普中心做治疗,他为康复科的白大褂们竖起大拇指,“流的是汗,用的是心,凭的是手上功夫,为的是百姓健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随笔/评论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1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7版:汽车周刊
   第A2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酷暑中,食品安全再引关注
申城高温预警 今起降档换色
康复科医生 汗流浃背拨罐烧艾
上海电网负荷 再创历史新高
巴士检修工 车顶晒成“铁板烧”
高温天老年中暑患者增多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7康复科医生 汗流浃背拨罐烧艾 2017-07-26 2 2017年07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