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医生提醒:超过32℃靠电风扇降温无效
~~~医生提醒:超过32℃靠电风扇降温无效
~~~医生提醒:超过32℃靠电风扇降温无效
~~~医生提醒:超过32℃靠电风扇降温无效
~~~医生提醒:超过32℃靠电风扇降温无效
~~~医生提醒:超过32℃靠电风扇降温无效
     
2017年07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温天老年中暑患者增多
医生提醒:超过32℃靠电风扇降温无效
施捷 左妍 肖暖暖 施佳岑
  申城持续高温,中暑患者增多,浦东、崇明等区陆续有人中暑身亡。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半月已接收6例中暑患者,且都属于重度中暑。年龄最大的一位95岁,而一位54岁的患者因热射病抢救无效死亡。来自新华医院崇明分院的数据显示,今年比去年中暑发病率升高200%,且不少病情严重。

  一名热衰竭中暑病人,前晚被送到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急诊室后生命垂危,终究没有扛过最后一关。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急诊科主任医师胡晓峰透露,这位60多岁的独居老人居住的房屋比较小,没有空调,非常闷热。在连续高温后,这位独居老人已经购买了空调,但是没有来得及安装。送至急诊室的时候已经不舒服两三天,是房东感觉不对劲,连夜陪他来看病的。到医院以后,患者已经昏迷,呼吸衰竭。医生在为其插管、降温处理后,病情刚有所缓解,心脏功能就发出警报,不断恶化。前几天还有一位情况比较严重的中暑病人,目前还处于昏迷中。这是一名47岁的男子,喝酒后在室外停放的轿车内睡了20多分钟后昏迷中暑。

  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万健医生介绍,重症中暑病人送诊时有两大症状,一是身体高热,体温达到40℃以上,二是出现意识障碍,产生昏迷。中暑患者为啥多为老人?万健认为是多方因素的作用。首先,老人自我判断力较差,有些老人可能正午时分出门,在户外高温和烈日的影响下容易中暑。其次,家庭居住环境温度太高,家里不通风,或是不开风扇,不开空调,也容易中暑。第三,老年人自身可能患有其他疾病,体温调节能力与正常人相比较差,无法很好地通过排汗散发热量。

  胡晓峰也说,一些老人家里有空调不开,以为开风扇就行了。事实上,温度达到32℃以上,单纯开电风扇是没有降温效果的。还有一些六七十岁的老年人,以为早上气温低,比较凉快,七八点还在干农活,结果吃不消,晕倒在田里。

  近期老年人中暑频发,长海医院、市一医院等也都收治了中暑患者。万健医生认为,除了今夏气温较去年明显上升的客观原因以外,主要还是老年人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预防意识较差,子女和监护人应当多关注老人,尤其是未和子女一起居住的老人。要定期检查老人居住环境是否通风、空调等降温设施是否正常运作等,提醒老人要注意防暑降温。

  本报记者 施捷 左妍

  实习生 肖暖暖 通讯员 施佳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随笔/评论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1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7版:汽车周刊
   第A2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酷暑中,食品安全再引关注
申城高温预警 今起降档换色
康复科医生 汗流浃背拨罐烧艾
上海电网负荷 再创历史新高
巴士检修工 车顶晒成“铁板烧”
高温天老年中暑患者增多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7高温天老年中暑患者增多 2017-07-26 2 2017年07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