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7月3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上海出发的解放军空降兵
雷 炎
  雷 炎

  天空辽阔,大地苍茫。伞花朵朵,神兵天降。1950年9月17日,新中国第一支伞兵部队——空军陆战第1旅宣告成立,也就是今天赫赫有名的解放军空降兵的前身。

  在组建空降兵的过程中,鉴于他们主要从事敌后作战,必须具备英勇顽强、机动灵活的特点,中央军委特意在全军遴选出战斗英雄139名,各种模范289名,功臣2606名作为骨干,并将陆军第27军的“常胜模范连”整建制调入,因此称空降兵为“英雄部队”一点都不为过。1950年7月26日,空军陆战旅领导机构在上海组建,不久奔赴开封,9月17日召开陆战旅成立大会。当时开封的条件无法与上海相比,从上海吴淞要塞炮兵团调入陆战旅的伞兵张西铭回忆,开封营区还没修好,大家只能先借住到营房周围的地方,即便是旅部也是凑合一栋已被烧毁、仅存四壁的两层楼用起来。

  即便是这么简陋的条件,新中国第一代伞兵们在部队成立第二天便开始训练了。因为大家没有跳伞经验,所以中国政府向苏联聘请41名顾问,先从85米高塔上练跳伞的基本动作,经过11天的地面训练后,便安排坐飞机伞降。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跳,苏联顾问们感到不可思议,认为中国空降兵要跳伞,起码也得半年左右,而今天国际通用的时间也在三个月左右。老兵王福荣回忆:“像我这个中学生,在当时还算是个小知识分子,都觉得这么短时间里要掌握那么多跳伞要领不容易,更何况大部分战士不识字,难度可想而知。”但大家都没有退缩,迎难而上。

  1950年9月29日,中国第一支空降兵就要首次跳伞,那天地面天气不错,首批跳伞的62人坐上美制C-46飞机上天,那是他们第一次坐飞机。此前别说飞机,就是看到电灯泡,好多战士都感到很新奇。当飞机飞到800米高空时,舱门打开,“呼”地一阵风吹过来,刮得人睁不开眼。快进入降落点区域时,飞机打铃,第一声为预备,第二声为开始。预备铃响后,大家最后一次检查装备,看挂钩是否挂好、装备是否齐全,准备好姿势,跟随第一跳的人依序移到门口。开始铃一响,便一个紧跟一个跃出机舱。62名中国空降兵全部安全着陆,宣告中国人民解放军有能力掌握现代伞降技术,1950年9月29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跳伞日”。

  1951年,时任军事学院院长刘伯承亲自担任总导演,在华东举行军事演习,陆战旅1营奉命参加。王福荣回忆:“我们营乘坐9架飞机从南京起飞,飞到预降地域时,按预定计划跳伞。一个营从天而降,伞花满天,蔚为壮观。我们还没有着陆,就听到下面的鼓掌欢呼声。因为人民军队打了20多年仗,首次有自己的空降兵参‘战’,陆军战友自然高兴。”演习结束后,刘伯承询问伞兵训练情况,当得知他们在地面训练不到11天就升空跳伞时,老将即跷起大拇指说:“你们跳得好,我很满意。”

  十日谈

  光荣之师

  张序三曾是新中国第一代驱逐舰舰长,明请看本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阅读上海100胜30
   第A06版:随笔/评论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科创上海
   第A10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军界瞭望
   第A24版:广告
日札
火热的快递
妈妈在抗美援朝的岁月
夏日瓜菜
西藏八廓街(淡彩)
从上海出发的解放军空降兵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从上海出发的解放军空降兵 2017-07-31 2 2017年07月3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