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8月2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妈妈的最后一个生日
张 本
  张 本

  今年的8月28日,是妈妈诞辰一百周年。通常妈妈一年里会过好几次生日,有阴历生日,有阳历生日,到了11月校庆的时候,从全国各地来上海参加纪念活动的学生们又会给她再过上一次生日,其实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妈妈喜欢热闹,和学生们在一起,她总是不觉疲倦。

  妈妈98岁生日的时候,已经诊断出晚期癌症,大家心里清楚,这是她最后一个生日了。瑞金医院的领导和医护人员特意在那天精心为她准备了一个生日蛋糕。学生张建一夫妇专程从北京开车来到上海,把妈妈从医院接回家吃一顿晚饭。回家的路上,妈妈特意去音乐学院看了看。妈妈在这里工作了六十多年,她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音乐学院度过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从国外回来不久的她,接受了老院长贺绿汀的聘请,担任了声乐系的第一任系主任兼教授,从此开始了她近七十年的教学生涯。妈妈对学校怀有深厚的感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爸爸因工作需要调到北京,领导上曾考虑把妈妈也一起调去北京工作,但是妈妈不愿意离开。她说这里有她尊敬的领导,有她志同道合的同事,也有她喜爱的学生,她放不下这里的一切,她更愿意为上海音乐学院尽力。在我们的搀扶下,妈妈在熟悉的校园里走了走,她如数家珍,向我们讲述着学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妈妈看了院部的老楼,又去了周小燕歌剧中心,这是妈妈在她七十岁高龄的时候,为振兴中国的歌剧事业,培养祖国歌剧人才而创办的机构。妈妈为之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用她生命的最后三十年,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梦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回家的路上,张建一将车开去了复兴西路的老房子,这里是妈妈和爸爸共同生活了五十多年的地方。几十年来,他们两人工作上互相支持理解,生活上互相关心体贴。对艺术的共同追求,把他们牢牢地结合在一起。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有着她美好的回忆。这所房子曾经是她教学的课堂,每天一早,歌声琴声就会准时从二楼窗户里传出。张建一,高曼华,廖昌永,李秀英,郭森,一个个质朴的青年学子从这里成长为大师,一步步走进了世界歌剧的殿堂。

  生日之前,在全国各地的亲朋好友,老师学生纷纷发来祝寿的视频,外孙宝儿把它们编辑在一起。正在北京演出的廖昌永在视频里又一次唱起了那首“老师,我总是想起您”。多年前,廖昌永在大剧院的个人独唱音乐会上曾经唱过这首歌。当时妈妈因为刚患过肺炎,药物反应腹泻不止,那天是抱病去听的音乐会。音乐会的最后,小廖用这首歌表达了对老师的感谢。随着音乐,他触景生情,泪流满面,感动了台下所有的听众。今天视频里,廖昌永又一次动情地唱起这首歌祝老师生日快乐。妈妈在病房里捧着iPad,反复听了三遍,每次都听得那么认真入神,好像总也听不够。她脸上的表情随着乐句而起伏,她专注地倾听着小廖唱出的每一个字,不放过每一个微小细节,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给他上课时的样子。她在欣赏学生的进步,她在捕捉学生的不足。听完第三遍,我看见妈妈的眼角流下了眼泪。也许是被熟悉的歌声所触动,让她回想起了二十多年来他们共同走过的风风雨雨,也许她是为自己今后不能再给学生上课而感到难过。妈妈似乎有些疲倦,嘴唇微微的抖动了一下,想说什么,但是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我没有问,因为我能够感受到她想说的话,我用手机默默地记录下了这一切。每次我回看这段视频,总会被小廖真挚的歌声和妈妈专注的神情所打动。“小苗结出硕果怎能忘了春风春雨”,“小花吐出芬芳怎能忘园丁的培育”。看到小苗成长为参天大树,是园丁的幸福和满足。当春色满园,花开芬芳之时,园丁感受到了自我的价值。我相信妈妈此时不是希望学生记得她,她是觉得自己尽到了一个教师的责任,她看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她感到自己没有虚度一生。

  妈妈走了,没有留下遗憾。她的百年人生,过得精彩而有意义。能为自己的祖国奉献全部的力量,是她一生的愿望,她做到了。作为母亲,她留下了她的母爱,作为艺术家,她留下了一笔精神的财富。她以对事业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在中国现代音乐教育史上,写下了深深的一笔,她无愧于这个时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阅读上海100胜58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09版:科创上海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8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军界瞭望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七夕:有这样两首“鹊桥仙”
妈妈的最后一个生日
篆刻
“天涯海角”知何处
红玫瑰 (油画)
品读绩溪(三首)
珍视儿时荣誉
新民晚报夜光杯A19妈妈的最后一个生日 2017-08-28 2 2017年08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