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8月2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涯海角”知何处
张斤夫
  张斤夫

  在中学读书的时候就听说,海南岛最南端的三亚是天涯海角。它的来历还与苏东坡有关。之后,每次去海南岛,天涯海角是必去之地。

  2016年12月,我与妻子第一次去北海当“候鸟”。住下后,买了一张北海市交通旅游地图。北海是地级市,包括三个区及合浦县四个县级单位。打开地图,在“北海市区图”背面放大了的“合浦县城区图”上,无意中看到“东坡亭”、“海角亭”指甲盖大小的图标!

  合浦县,古称合浦郡或廉州郡,历史上曾与泉州、广州等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北海盛产的丝绸和珍珠通过这里销往世界各地。虽然它的辉煌历史早已过去,但这一发现,令我欣喜不已,第二天一大早便乘长途汽车来到合浦县城!

  宋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因启用反对变法的旧党人物,苏东坡奉诏从琼州北归,路过合浦连遭大雨,不得不暂时住下。他在合浦期间,曾到“海角亭”游览,并题“万里瞻天”匾额悬于亭内。关于“海角亭”的来历有多种说法。其中一说,早在汉代已有,建在古合浦郡城南,即北部湾与南流江交汇处。当年,这里濒临大海,帆樯如林,百舸争流:北海盛产的丝绸和珍珠,从这远销世界各地。由于历史的局限,当时渔民以为这里就是中国的海之角了,于是在此建亭,取名“海角亭”;亭虽已不在,但一块刻着“古海角亭”四个大字的巨碑,犹如一位历史老人,诉说着这里曾经的繁盛。

  “天涯亭”在合浦以西的钦州。此亭为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时任钦州知州的陶弥所建。他认为“钦州南临大洋,西接交趾(今越南),去京师万里,是中国的天之涯,仿‘海角亭’建亭,取名‘天涯’”。

  “天涯亭”最初建在钦州古城东的平南渡口,后迁入钦州人民公园内。 此处青山环绕,绿水融融,盛夏登临,爽气袭人。我国绘画大师齐白石多次来钦州并登上“天涯亭”,自刻“天涯亭过客”等多款图章以字纪念;著名剧作家、诗人田汉,1962年去钦州,登上“天涯亭”,写下“运河滚滚入湖来,没字危亭草满阶;词客分明怀故土,钦州何必是天涯?”诗句。

  合浦古郡濒临北部湾,与越南海岸形成一个折角。“天涯亭”与“海角亭”正好构成“天涯海角”这句成语,形象地反映了合浦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理位置,也说明真正的“天涯海角”并不是今天海南岛的三亚,而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之一的合浦郡,也就是今天的北海市。

  这里,笔者还要说的是,苏东坡虽然到过海南岛,但没有去过三亚。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8年),已经六十一岁的苏东坡再次被贬,来到“最险恶的蛮荒之地”的僝州。过着“兄弟俱窜,家庭流离,侮辱亲旧”的日子,有时不得不和当地百姓一样“食熏鼠和蝙蝠”。他多次谢绝来访或邀请,在给一位叫张景的朋友回信中说:“某垂老投荒,岂有复见之期一拜左右?自以罪废之余,杜门念咎,当自弃远,故不敢扶病造前。”等等:在这情况下,苏东坡不可能到几百里外的三亚游走。至于他“在散步时,突遇狂风暴雨,不一会,风停雨消,海面上波光粼粼,白帆点点,诗人诗兴大发,顺手在一块巨石上题了‘天涯’、‘海阔天空’六个大字”云云,只能是艺术创作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阅读上海100胜58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09版:科创上海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8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军界瞭望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七夕:有这样两首“鹊桥仙”
妈妈的最后一个生日
篆刻
“天涯海角”知何处
红玫瑰 (油画)
品读绩溪(三首)
珍视儿时荣誉
新民晚报夜光杯A19“天涯海角”知何处 2017-08-28 2 2017年08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