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全运会开幕式上,一段“五环变四环”的小插曲,跃升热议焦点。由于现场大雨,导致设备短路,在“奥运五环”的点亮环节,只有四环闪耀,最后一环并未正常发光。
“这是向索契冬奥会致敬吧?”“都是相声演员岳云鹏唱坏的,啊,五环,你比四环多一环!”从央视解说到网友观众,少有苛责批评,多是善意调侃,还有豁达感慨:“瑕不掩瑜,有时候不完美恰是一种真实的美。”
不完美的美,多么辩证。想起此前采访上海世外小学王小平校长时,她分享的两个小故事。
一次,上级领导来校参观,当天正值学生英语比赛。要不要先排练?会不会出纰漏?虽有担心,校方最终仍然决定,展示真实的教育。“如果事先排练,便是教会孩子弄虚作假,即使临场比赛暴露缺点,及时纠正就可以了。”
还有一次,家长旁听外教课程,却发现老师全程没有讲话,都是孩子们在自由发言。下课后,家长到校长室投诉,这上的什么课呀?老师怎么一句话都不说呢?“原来,这名外教认为,学校强调要上真实的课,而她今天教学计划就是让学生们独立学习。”
不完美的美,美在真实。坚持真实,选择与表现不完美,可贵;珍视真实,接受与包容不完美,更可贵。
恰如“五环变四环”后,有媒体评论:“其实主创团队勇于承担错误,态度诚恳致歉,大众以平和心态对待,证明我们已懂得欣赏‘不完美的美’。”
索契冬奥会闭幕式上,组委会重现“四环+雪花”,自嘲式纠错,展现了幽默与自信,反成了亮点与经典。今年全运会开幕式后,有网友通过图像处理,将“天津眼”摩天轮的图片放在缺失的那环上,完整的五环,呈现了另一种创意与趣味。
不久前,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在参加一档播客节目时,被问及创造力源泉时说,每一次发布的产品都不完美,但这也促使在其后一年或两年的时间里,改进得越来越好。“这就是核心,不完美就是美。”
因为不完美,才会追求完美。这不正是美之所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