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8月2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报观点
刘强东开餐馆为什么失败
毛建国
  近日,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在《中国纪检监察报》发文表示,企业的兴旺,需要大环境的支持和良好社会风气的滋养。文中举例称:“我大学时自学编程,给人做系统软件挣了些钱,买下一家餐馆创业,结果因为收银员、大厨和采购人员贪污,最后餐馆垮了。”

  看了刘强东开餐馆失败的故事,估计很多人会大发感慨:一是想不到刘强东也有失败经历;二是想不到刘强东也经历过腐败,看来反腐不是谁的专责,而是全社会共同之事,营造一个健康环境,对谁都有利。

  虽说现在反腐败已经成为最大的共识之一,但并不排除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还存着一种片面的认识:以为反腐败主要是党政机关的事,是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事,与民营企业关系不大。诚然,从发生和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反腐败主要集中“公”和“官”身上,但是,民营企业没有天然免疫力,并非不受腐败影响。

  腐败不分行业,也不分领域。民营企业腐败问题,同样十分严重。在2011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华峰集团董事局主席尤小平就表示,个别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受个人私欲及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在工程建设、物资采购、业务外包、财产管理、职务消费等环节中,挪用或私分企业资产、收受贿赂等腐败现象日益凸现。

  有人认为民企反正“自负盈亏”,捞的只是老板的钱,没有必要过多关注。事实上,腐败问题的严重性,远远不只是箱子里的故事,也远远不只是钱的故事,还存在严重的“腐蚀效应”。在一个存在腐败的空间里,如果对腐败缺乏应有的重视,腐败就会逐步消解正常秩序,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而且会向外部扩散,产生更大的“辐射”作用。

  反腐败的意义不仅在于抓了几个贪污分子,挽回了多少损失,而且在于维护了健康的价值观,促进了向上向善风气的形成。无论是公是私,是官是民,都要进一步增强对反腐败的共识。刘强东开餐馆失败的故事有力地说明,反腐败没有局外人,任何人都不能作壁上观。(毛建国 刊今日中国青年报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59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09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9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广告
   第A26版:广告
   第A27版:新民旅游
   第A28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A29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第A41版:旅游资讯
   第A42版:旅游资讯
   第A43版:旅游资讯
   第A44版:旅游资讯
治理外卖垃圾亟需完善公共政策
不完美的美
刘强东开餐馆为什么失败
印度撤军是认清形势后的正确选择
嫁“火”于人
“焦虑”其实是人生的必修课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刘强东开餐馆为什么失败 2017-08-29 2 2017年08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