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8月3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权威声音
“劝学留言”为何震撼心灵
盛玉雷
  近日,河南省实验中学开学第一天,教室黑板上一段落款为“农民工致所有的莘莘学子”的留言受到追捧。“不奋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海,自己不扬帆,没人帮你启航”……尽管寥寥数语、字迹潦草,却“胜过千言万语,让人震撼”,被该校师生当作开学最好的班会主题。

  这段“舍不得擦去”的励志寄语,出自一名粉刷墙壁的农民工之手,既表达了对中学生莫要辜负时光的衷心嘱托,也夹杂了鞭策自己“知来者之可追”的美好愿望。与其说是一碗回味无穷的心灵鸡汤,不如说是一个传递“知识改变命运”观念的通道,学子们可以从中觅得扬帆启航的动力,成年人也能重拾继续奋斗的决心。其中蕴含的人生向上的密码,正是这段劝学留言最发人深省的力量。

  小到个人的命运转折,大到民族的复兴进程,知识带来的改变随处可见。去年,来自湖南的何江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中说,因为知识的眷顾,自己实现了从“农村娃”到“高材生”的蜕变;今年,国产大飞机飞天、国产航母下水、天舟翱翔太空、量子通信惊艳全球……创新发展与知识的价值交相辉映,照亮了一个国家的发展前景。这些正在发生着的鲜活故事,是促使农民工在忙碌之余一挥而就、表露心迹的底色所在,也是最能说服人心的事实论据。

  然而,需要看到的是,尽管重视知识的价值是时代的公约数,但在现实中,求知者的境遇却时常不尽如人意。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提到凉山州的悬崖村,“感到很揪心”。无论是让总书记牵挂的每天攀爬悬崖上下学的孩子,还是在黑板上留言表露心迹的励志农民工,他们将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于知识的心思并无二致。比起现实的梯子,为孩子们架起知识的阶梯更为迫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为每一颗求学之心提供安放空间,让每一个奋斗的人看到梦想实现的曙光,才是在励志之余更需要耕耘的地方。

  (盛玉雷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社会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连载
   第A26版:阅读
   第A27版:好吃周刊
   第A28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A29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A30版:美食地图·广告/好吃周刊
   第A31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A32版:医技/新民健康
减税降费是“实惠”更是信心
公益与营销
“劝学留言”为何震撼心灵
帮助特殊青年无差别融入同龄人
“升级”
“冰与火”的网剧时代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劝学留言”为何震撼心灵 2017-08-31 2 2017年08月3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