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8月3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报观点
帮助特殊青年无差别融入同龄人
邓希泉
  今年7月1日,《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正式实施。8月25日是我国第一个“残疾预防日”。这说明全社会日益聚焦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据媒体报道,近日,东北师范大学视力障碍大学生王宠在入学时,校方鉴于学校现有软硬件条件难以保障其在学生宿舍的安全与舒适,主动采用校外租房的方式予以暂时过渡,这不失为当前情境下不得已的一种较妥当的安排。

  通过给残疾青年群体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实现教育公平尤其是教育对残疾青年和弱势群体的实质公平,是改变特殊青年群体贫困和弱势代际传递的有效途径。在国外一些高校中,已经较好实现了普通大学生与特殊群体大学生无差别相处。

  特殊青年群体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要比普通青年面临更多困难,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更重要的是,特殊青年群体接受教育和提高素养,并不是他们在高校中的全部内容或主要内容,他们更需在高校中融入同辈群体之中,去发展正常的社会交往心理和社会交际能力。

  特殊群体大学生若能在同龄群体中,以一个平等主体无差别地进行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群体,巩固和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参与意愿,去除特殊群体社会标签带来的社会刻板印象。

  在关照特殊群体青年时,要防止推诿扯皮、不履行职责的负面行为。相关机构、组织和单位,要以主动态度,积极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要求,为特殊青年群体创造条件,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

  (邓希泉  刊今日光明日报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社会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连载
   第A26版:阅读
   第A27版:好吃周刊
   第A28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A29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A30版:美食地图·广告/好吃周刊
   第A31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A32版:医技/新民健康
减税降费是“实惠”更是信心
公益与营销
“劝学留言”为何震撼心灵
帮助特殊青年无差别融入同龄人
“升级”
“冰与火”的网剧时代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帮助特殊青年无差别融入同龄人 2017-08-31 2 2017年08月3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