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9月0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母校情结
俞昌基
  俞昌基

  最近,我们金陵中学的几十位老同学聚会,庆贺高中毕业50周年,遗憾的是老校园早在几十年前就被拆除了。要知道,老校的东大楼一百多年前曾经是法国驻沪领事馆。我们经常在又长又宽的拱圈柱廊上交流学习心得,观赏浦江美景;在装潢精美的大礼堂里听报告,唱歌;在六棵硕大的法国梧桐树下上体育课……校园是一个重要的人生驿站,失去了她,我们也失去了一大精神寄托。

  去年10月22日是延安中学的70周年生日,上午几千名师生在寄宿制校区参加活动,下午很多中老年学子则一起回到了老延安(今延安初级中学)。学生邀请我们老师一起在当年上过课的教室里欢聚畅聊,在“白宫”(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前拍照留念。不少学生还去篮球场PK球艺,在葡萄架下寻找旧迹……真可谓重走少年路,再续校园情。

  有一次94届毕生业在母校聚会时,某男同学一见老班主任汪渼漪竟激动得难以自控,哽咽不已。原来他当年是一名运动员,成绩差又调皮,是汪老师的热情鼓励和近一年的无偿补课帮助他考上了大学,如今他也成了行业精英……老师们在校园里长年累月地教书育人,经常会在若干年后得到意外的回报。年初,我在微信里看到年逾八旬的沙勤老师写给学生们的感谢信,他是用颤抖的右手书写的,长达四页。他曾经跌伤瘫痪,一位做中医的老学生隔天上门去为他推拿和针灸一两个小时,经过几个月的义务诊疗,沙老师已经能自己下楼去散步了……几年前,我在“翡翠号”浦江游轮上参加大同中学的师生聚会。学生们请来了三位嘉宾——已故班主任朱伯华的夫人和两个女儿。朱夫人告诉我,朱老师去世二十年来,每逢节假日都有学生来探望她们;前不久她乔迁新居,学生们还出了大力。

  学生一旦走进校园,素不相识的人就结下了同学缘。三五年里,大家一起在求知求真的大海里携手畅游,击水戏水,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这种情同手足的情谊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我有位80后的学生得知二十几年前的小学同学手术缺少血源,就瞒着家人无偿献血300cc。也有很多人为同学做“红娘”或伴郎伴娘,做“猎头”介绍工作……哪怕在异国他乡,一声同学,一声校友,心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最近我有位大学同学过世,噩耗传到同学群里,大家或三言两语或短文或照片,纷纷表示哀悼与缅怀,一直到半夜。这样的悼念持续了三天。毕竟四年同窗,四十年交往,“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也”!

  校园情、师生情和同学情是人生长河中的三股暖流,它们在母校积聚,交汇,结集;由母校奔涌而出,流向天涯海角,滋润生命年轮。尽管岁月总被雨打风吹去,但是母校情结却永驻心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专栏/评论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09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话题
   第A12版:影视/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A20版:家庭理财/金融城
   第A21版:金融城/基金纵横/金市汇市
   第A22版: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4版:福彩专版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8版:音乐时空/国际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3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细节,取决于理念
又见“王兰”
风筝
母校情结
神奇的中医
“好男孩”病毒
美哉南瓜笋
新民晚报夜光杯A14母校情结 2017-09-02 2 2017年09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