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选择趋于多元
在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等众多专家指导下,由家长帮助调研完成的此份报告,共收集到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家长的挂网问卷6312份,主要来自于好未来教育公众号、家长帮论坛等网络平台。报告显示,课外辅导班仍然是家长们的首要选择。但随着国内家庭经济水平的整体提升,家长对于教育的选择也愈加趋向多元化,希望孩子在暑期学习的同时,能够开拓视野、寓教于乐。因此,带领孩子外出旅游、观看文艺演出等选项也进入了家长的选择之列。数据表明,近八成的家长为孩子选择了文化辅导班,七成左右的家长会陪伴孩子暑期旅行。从地域来看,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为孩子选择文化展览或文艺演出的比率,较二线城市多出一倍。
文化辅导仍占重比
素质教育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家长的自觉选择。报告显示,无论孩子就读于哪个年级,家长们均以“赋能”或“开阔眼界”作为孩子假期活动安排的最主要目的,即使面临升学压力的高中生,家长们也期待孩子可以通过假期提升综合能力。然而,在真实消费中,家长却更倾向于为孩子报文化课辅导班,此项比重在初中孩子家长中甚至达到了86%。相比之下,只有学前班孩子的家长选择各类素质兴趣班的比率超过了文化辅导班。这表明,家长对于孩子的培养仍心存困惑,既希望孩子能够全面发展,又希望孩子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花费超万只是少数
在分析全国各主要城市的暑期消费数据后发现,花费超过10000元的城市占少数,其中,上海的占比最高,达到21%。大多数家长的消费则在5000元以下,河北省在教育投入上低于3000元的家庭,甚至超过一半。由此可以看出,暑期教育的消费支出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京沪浙等经济发达地区消费支出较高,其他地区消费支出较低,家长的教育投入与收入总体呈现正相关性。因此,“月薪三万,却撑不起孩子的暑假”等舆论热文,折射出的仅是社会个案,并不具有普遍性。
根据好未来教育数据发布的此份调查,家长对孩子的认可普遍聚焦于学习层面,多数孩子在暑期的各项表现也令家长感到满意。而在自律表现的满意度调查中,家长则更关注于孩子能否自觉主动地安排课业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在暑假里,多数家长会倾注大量的时间陪伴低年龄段的孩子,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家长甚至能够做到全天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