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承诺勿轻信
2016年5月,消费者任女士为了让在读初二的女儿雯雯(化名)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打算提前为其报名为期一年的“中考冲刺班”。任女士在听了某教育培训机构“中考不满500分就全额退款”的宣传后,爽快支付了26000元学费。但今年6月雯雯中考成绩只有330分,一起参加培训的其他学生成绩也不理想。任女士便要求该机构全额退款,却迟迟得不到回应。
消保委表示>>>
面对商家各种宣传噱头,学生和家长应保持理性。对于培训机构的各种承诺约定,家长可在合同中注明。
合同变更须谨慎
今年2月,消费者田先生支付了14800元,为即将开学的儿子亮亮(化名)报了某少儿英语培训机构课程A校区课程,其后该培训机构称A校区办学资质即将到期,将培训地点改至B校区,但B校区一直未开课,耽误孩子两个多月的学习进度,田先生遂向消保委投诉。
消保委表示>>>
当培训机构提出变更授课地点、授课教师等内容时,消费者应及时与其签订补充协议,明确变更后的授课地点、开课时间等权利义务关系。同时,消费者要保留好发票、合同及相关证据,以便及时维权。
贷款应量入为出
宋小姐是名大三学生,打算报“班”提高英语水平,但她无收入来源。当她前往某培训机构咨询时,销售人员称,合作的某网贷平台可提供贷款。宋小姐在网贷平台上填写了个人信息后,几分钟就成功贷款36888元。不过,每月上千元的贷款对她来说还款相当困难。她提出退款,但培训机构迟迟不回应。
消保委表示>>>
目前不少网贷平台提供无抵押、低门槛、快到账的消费贷款业务。学生办理网贷时,切勿冲动消费,要选择信誉度高的网贷平台。此外,要慎重考虑自身的还款能力,以避免逾期费用影响信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