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艺术馆”坐落于校园,由上海大学耕乐堂文化工作室策划建立。“耕乐堂”创办人、作家陈歆耕说:“花鸟鱼虫是中国绘画艺术不变的题材,之所以将目光聚焦朱鹮,是有感于朱鹮的美和它的忠贞。”
朱鹮曾长期生存于东亚多个国家,上世纪60年代后,因全球生态恶化等因素,曾濒临灭绝。1981年5月23日,中国社科院科考队经三年艰辛寻觅,终于在陕西洋县秦岭南坡发现幸存的七只朱鹮。经数十年保护、养殖,现已增加到2000多只。从此,中国洋县成为朱鹮重新生长飞翔的故里和福地,国家生态文明的名片。
京沪数十位文学艺术家参加了揭牌仪式并参观了展览。展览将延续到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