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多年的研究进展,人们对这种难治的疾病有了更多的了解。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功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
阿尔茨海默病发展到后期会变成一种严重的智力障碍疾病。患者由早期的轻度记忆与认知障碍发展到最后的植物人状态,往往要经历数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这段时期对患者本人、以及整个家庭都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
目前,我国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约950万人,到2050年,患者总数将达到3000万。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升高而显著增长。但目前的现状却是阿尔茨海默病就诊率低、漏诊多、歧视多、病耻感重,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迄今为止,尚未发现能够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但通常建议老年人群做到以下几点:
1. 关注身体健康:积极治疗躯体疾病,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
2.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规律饮食、充足睡眠、锻炼身体。
3. 调整饮食结构:以蔬菜水果、鱼类、五谷杂粮、豆类和橄榄油为主。
4. 训练大脑,保持大脑年轻:多参加智力活动,做一些有挑战的工作。
5. 减轻压力,放松心情:通过瑜伽、太极、冥想等方法帮助减轻压力,减少大脑负担。
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关键是,力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延缓疾病进展,给予患者家庭更为实际的支持与帮助。
江敏俊(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