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健康+/新民健康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寒露过后切勿一味“秋冻”
高媛
  高媛

  10月8日是寒露节气。俗话说,“春捂秋冻”,那么,寒露时节还应坚持“秋冻”吗?对此,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周冬青表示,过了寒露,温差加大,特别是到了晚上还会略感寒冷。因此,寒露后要特别注意保暖,不要赤膊赤脚,以防凉气侵入体内。

  民间有“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的说法。周冬青表示,脚自古就有人体第二心脏之说。从养生理论看,脚离心脏最远,而负担最重。因此,足部最易导致血液循环不好,加之脚的脂肪层很薄,保温性能差,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

  研究发现,脚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一旦脚部受凉,就会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纤毛运动减弱,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足部保暖格外重要。周冬青建议,寒露后,市民可每晚用热水泡脚,促进足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除脚部以外,肚脐、膝关节等部位也应注意保暖。

  此外,从中医角度上说,寒露节气在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易伤肺伤胃。因此,周冬青强调,寒露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同时要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在饮食上还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类食品,宜多吃芝麻、核桃、银耳、萝卜、莲藕、牛奶、百合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阅读上海100胜98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随笔/评论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11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新民印象/目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广告
   第A24版:养生/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阅读/连载
   第A29版:新民旅游
   第A30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A31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第A41版:旅游资讯
   第A42版:旅游资讯
   第A43版:旅游资讯
   第A44版:旅游资讯
O型血人不易得老年痴呆?
或是“甲旁亢”惹的祸
寒露过后切勿一味“秋冻”
高血压患者不宜吃虾皮? 专家提醒补钙需避免钠摄入过多
玩转健康圈
秋季五把“火” 按摩来缓解
新民晚报健康+/新民健康A22寒露过后切勿一味“秋冻” 2017-10-10 2 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