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是寒露节气。俗话说,“春捂秋冻”,那么,寒露时节还应坚持“秋冻”吗?对此,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周冬青表示,过了寒露,温差加大,特别是到了晚上还会略感寒冷。因此,寒露后要特别注意保暖,不要赤膊赤脚,以防凉气侵入体内。
民间有“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的说法。周冬青表示,脚自古就有人体第二心脏之说。从养生理论看,脚离心脏最远,而负担最重。因此,足部最易导致血液循环不好,加之脚的脂肪层很薄,保温性能差,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
研究发现,脚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一旦脚部受凉,就会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纤毛运动减弱,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足部保暖格外重要。周冬青建议,寒露后,市民可每晚用热水泡脚,促进足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除脚部以外,肚脐、膝关节等部位也应注意保暖。
此外,从中医角度上说,寒露节气在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易伤肺伤胃。因此,周冬青强调,寒露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同时要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在饮食上还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类食品,宜多吃芝麻、核桃、银耳、萝卜、莲藕、牛奶、百合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