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不少人把虾皮当作补钙佳品,但也有人说多吃虾皮会导致高血压,这是真的吗?对此,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神经内科)、老年病科主任王长德表示,虾皮中钙含量较高,但其中也含有较多的胆固醇和大量盐分,可能加重或诱发高血压,不利于血脂和血压。因此,补钙应根据个人情况,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
虾皮的营养价值很高,不但含有蛋白质、矿物质,钙、碘、铁,磷的含量也很丰富,据日本最新研究结果表明,血压的高低与钙含量呈负相关关系,适当进补含钙丰富的虾皮对某些患者来说可以不用任何药物,只通过提高钙的摄取量就能控制血压。但王主任提醒,虾皮中钙含量高达991毫克/100克,但其中也含有较多的胆固醇和大量的盐分,其钠含量是牛奶钠含量的136倍。“如果吃太多虾皮,钙可能能够补上来,但血中钠含量也会增高,造成水钠储留,加重或诱发高血压,可以说对于血脂和血压却是极其不利的。”
王长德主任建议,正确的补钙方法首先应同时适量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能够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钙的吸收。此外,也可通过晒太阳的方式在体内合成,每天只要在阳光充足的室外活动半小时以上就可以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而服用过量反而会引起食欲减退、乏力、心律不齐、恶心、呕吐等副反应。
其次是选择最佳的补钙时间,钙容易与草酸、植酸等结合,影响钙的吸收,因此补钙最佳时间应是在睡觉前、两餐之间。注意要距离睡觉有一定的时间,最好是晚饭后休息半小时即可,因为血钙浓度在后半夜和早晨最低,最适合补钙。此外,还可吃一些补钙食品,如奶类及奶制品,这类食物不仅含钙丰富,而且也含有丰富的其它矿物质和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