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7: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0月1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喜剧创作应基于幽默而不仅仅是笑
龚金平
  ◆ 龚金平

  喜剧的创作应该基于幽默,而不是仅仅基于笑。喜剧电影应该在喜剧情景中融进一定的喜剧精神,在嬉笑怒骂的姿态中,令笑具有社会意蕴和审美意蕴。

  初看起来,《羞羞的铁拳》符合喜剧电影的编剧套路,在人物的身份、性别反差和处境尴尬中制造了极为有趣的情节张力与悬念,能刺激观众的观看欲望,但是,影片最大的缺陷在于内部存在两种消解性的力量:语言的插科打诨遮蔽了动作的妙趣横生;情节的生硬刻意影响了观众的情感投入。这种情节的生硬刻意是指如儿戏般的打假拳,如法外之地般的黑幕交易,如闹剧般的学艺等。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影片在某些对白和细节中不乏幽默感,但在情节脉络中缺乏基本的现实逻辑和心理逻辑,有想当然的胡编乱造痕迹,缺少更接地气的喜剧内涵和更有回味的喜剧效果,只能让观众在类似真空的状态中发出几声勉强的笑声。

  当下喜剧电影还停留在相声、小品的创作思维中,喜欢在对白中抖机灵,以让观众发笑为目标,这实际上是对“喜剧”的误解。还有,影片中那个来路不明的“卷帘门”,应该是一个有名无实,负责搞笑的场所。可是,艾迪生最后战胜吴良,却全靠在这个“三无”场所的练习。这构成了影片喜剧效果与情节逻辑之间的冲突:既然“卷帘门”没有任何正经之处,那艾迪生就不可能在这里获得功力长进。何况,“熬鹰”与拳击之间的联系也实在可疑;如果艾迪生要在“卷帘门”完成蜕变(注意他们上山时的两个空镜头:蝴蝶翩跹,幼苗拔节生长,都是“脱胎换骨”的意象),那么学艺的过程就应该是庄重严肃的。

  该片整体情节上的设置虽然有良好的喜剧潜力,但演员的气质与表演未能突出那种反差性的惊喜。更重要的是,影片在喜剧思维与喜剧精神的理解方面比较表面和肤浅,甚至不乏低俗之处,未能通过一个扎实可信的剧本,在真实流畅的情节中完成人物的塑造和转变,并通过情节高潮与结局对观众产生情绪上的感染力以及对人性,对现实的某种反思。

  让观众发笑的手段有很多,如语言的幽默,动作的滑稽,表情的夸张,因误会而产生的处境尴尬或言语错位等等。观众可能会在这些手法中得到片刻的欢愉或者短暂的开怀大笑,但这只是一种生理层面的忍俊不禁,而非理性层面的会心一笑或者拍案叫绝。一部有回味,有思考,有反思力度的喜剧电影,应该在人物处境和人物价值观上做文章。当一个正常人突然陷入一个荒诞或尴尬的处境,由此开始了挣扎和突围的努力,这可以成为喜剧的源泉;当人物和一个与他价值观相左的人共处时,两人的行为理念和行为方式会格格不入,这同样可以产生“笑”的效果。这两种方式所引发的笑声,不是在嬉闹层面的“挠痒痒”,而是保留了观众的认同渠道,让观众由衷地认可、同情、敬佩人物,并对人物的努力保持全部的敬意,但又对人物努力过程中的误会、冲突所产生的笑料照单全收,并在影片结束时对人物命运或性格的“弧光”有一种反思性的情感认同。

  纵观近年的中国喜剧电影,《疯狂的石头》(2006)与《人在囧途之泰囧》(2012)算是体现了喜剧电影的精髓。它们在“癫狂与过火”的背后仍然有一个严肃正统的精神内核,有着对现实的某种批判,对人性的某种讽刺或赞美,让观众在情节的反常、离奇、荒诞,或者言语的噱头中看到了最平常的人或事物身上被我们忽视的矛盾性和局限性。

  总之,这就要求创作者以严肃的创作态度对历史或生活进行个体性的反思与观照,以一种透彻的洞察力对历史或生活中矛盾性、局限性的敏锐察觉,以一种温和的姿态对各种社会现象、社会心态的捕捉、挖掘、鞭挞、嘲讽、赞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金融城/基金纵横/金市汇市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4版:福彩专版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A28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3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美术馆免费开放,折射城市文化的底气
喜剧创作应基于幽默而不仅仅是笑
自媒体出书要有精品意识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A27喜剧创作应基于幽默而不仅仅是笑 2017-10-14 2 2017年10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