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8: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0月1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音乐笔记
蔡西民
  ◆ 蔡西民

  宽容仁厚的山

  ——听霍夫·哈奈斯的“第二交响曲·神秘之山”

  在霍夫·哈奈斯的音乐里,山是被敬畏的神,是精神的依靠。那悠远绵长的号声就像是中国文化中山所象征的宽容与仁厚。

  看不见山的移动,其实它一直在动。

  动与不动,只在心念,关乎禅意

  能听见水在流动,即使它并未流动。

  流与不流,只在认知,在乎天意。

  而到最后,山水总相依,智仁是一体。

  地久天长

  ——听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

  在贝多芬的眼里,自然除了被欣赏,还应该被感恩。感恩大地在贝六之中绝非空泛之言。第五乐章,雨过天晴,贝多芬怀着喜悦和平静的心情感恩自然,感恩养育和启示。

  老子说天地从不为自己而活,所以能够长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如果说这就是天长地久的由来,那么不自生的,普天下有几? 

  洗涤尘世的烦恼和污浊

  ——听莫扎特的“海顿四重奏”

  虽然莫扎特创作六首“海顿四重奏”时才只有21岁,他短短只有35岁的生命就像一颗在天际划过的流星。以它灿烂的光芒闪亮了这已经混沌的世界,孕育了物欲横流中的清流。

  莫扎特不仅总在以他动听的旋律给我们带来不尽的惬意,他的赤子情怀总是为我们滤去尘世的烦恼和污浊。

  心静天地宁,落花也有声

  ——听布鲁克纳的“第九交响曲”

  这最后一首交响曲,布鲁克纳没有写完,和许多作曲家一样,布鲁克纳的交响曲也没有写过第九首,这是宿命。在乐曲的结束处,布鲁克纳就像是一片轻盈的羽毛被渐弱的号声吹去了云霄之上。那心静天地宁,落花也有声的渐弱之音美而销魂,此时的布鲁克纳的表达直如陶渊明晚年对生命的感叹: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归去来辞》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金融城/基金纵横/金市汇市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4版:福彩专版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A28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3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女神”在歌唱
伟大的传统仍在燃烧
我的音乐笔记
新民晚报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A28我的音乐笔记 2017-10-14 2 2017年10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