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著名女画家钱紫奋的推荐下,本人得以认识了沪上版画家王成城并观摩了他的“久久为功的版画展”。画展很精彩,题材有红色革命的、老城厢的、古镇老屋的、十里洋场新貌的、江南水乡的、少数民族的……十分充实,更可喜的是版画技艺上有了很大的突破,观后令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画展的第一幅便是获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的“中共一大会址”的《红房子》。此画仅用红、黑、蓝三色,红色为主色调。王成城将局部的半圆形的门头牌匾雕花及中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局部特写放大,再以装饰性的平面构图法与整体全景的组合成画面,块面大小搭配,写实而又不写实,打破了三度空间的透视,别出心裁地超越了诸多画家常用的表现手法,引人注目。
上世纪70年代初,王成城带着“工人”桂冠,走进了上海工人文化宫版画殿堂。王成城说:“当我拿起刀笔之时,我就沉静了下来,世间的一切浮华、躁动、荣辱、功名当抛之脑外,一切服从艺术,力求把世界上一切美好的呈现给读者,与他们共鸣共享受。”王成城算不上多产作家,就拿版画来说,也为数不多,但他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亮眼,就拿奖。他常说:“创作是艰辛的,是寂寞的,我既然选择了它,我就有扛得住艰辛、耐得住寂寞的思想准备。”
他思索、他遨游、他探研,然后通过自己的视角,融合油画、水粉等元素创造出一幅幅既有生命力,又有时代感的作品来,如“您好,上海”“晨”“上海第一街”“不夜城”等作品,他用版画高度概括的特点,几种套色,寥寥数版,就淋漓尽致地把上海喧闹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风貌展现在大家的眼前。色块对比、深浅交错颇似抽象画;浓泼点彩,冷暖互补颇似油画;鲜明艳丽、柔润雅致颇似水粉画……这些深层次怀旧作品,明眼人一看便知作者一定是个地道的上海人,因为生活是决定作品的源泉。一幅《步高里》老街,读来令诸多老上海人难忘:画面当中是一棵落尽黄叶的梧桐树当街向四面八方伸展,沿街的中西结合式联排的石库门,屋顶上如鳞的红瓦,红瓦上还开有老虎窗。方形或半圆形的窗户对着喧嚣的马路;高高的牌楼连着深邃的弄堂……整个画面干净明快,色润清爽,杂而不乱。王成城花费大量精力用八色套以硬边式平涂色块的处理方法制成的色彩丰富而有斑驳油画肌理效果的版画,获得了同行及观众的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