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2: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胡震铭刻之奇品端砚
~~~——胡震铭刻之奇品端砚
~~~——胡震铭刻之奇品端砚
~~~——胡震铭刻之奇品端砚
     
2017年10月1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边幅不修 端土之尤
——胡震铭刻之奇品端砚
童衍方
■ 胡震铭砚
  ◆  童衍方

  在晚清印坛上,钱松印作章法时有新意,刀法切中带披,意境特高,赏钱松印艺必言及胡震,世称钱、胡。

  胡震(1817—1862),字不恐,号鼻山,别署胡鼻山人、富春大岭长等。浙江富阳诸生,侨寓上海。嗜金石、精篆刻。深研六书,所居几棚、屏幛,皆秦汉碑帖,古意盎然。其隶字、行书均高古雅健,自成一格,与海派书画重要人物胡公寿等交谊甚厚,艺术互动尤多。胡震为上海金石书画界重要一员,惜其存世作品甚少,故尤为藏家所重。

  今年恰逢胡震诞辰二百周年,著名金石古玩鉴藏家黄玄龙兄贻我一方胡震铭刻的奇品端砚,欢喜无量,刊出以飨同好。

  胡震所铭之砚,为一不规则之端石片,纵15厘米,宽15.5厘米,厚只有0.4厘米。居中开一砚池,右上部以隶书铭曰:“边幅不修,端土之尤。”款以行书刻之曰:“同治元年,胡公寿得此石于上海,自制成砚诒之,胡鼻山人书。”此八字隶书铭,劲健朴实,古趣盈然,密中见疏,拙中寓巧,十分耐看。首行“边”、“幅”、“不”三字的波磔,舒长飘忽,别具遒润之姿,后五字的波磔则平直爽利,具方峻朴茂之势也。行款小字则大小相间,疏密有致,自有从容的节奏韵律。同治元年为1862年,胡氏在刻铭之年逝世,但在砚铭中丝毫未见衰败、乏力之象,可见,艺术家之成,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也。

  此端砚浑金璞玉,浑然天成,虽薄薄一片,不加修整,却气韵独超,盎然发古香之气。“边幅不修”原指不注重衣着、仪表,较为随意。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有:“肆欲轻言,不修边幅。”而“尤”者,即优异、特出也。此砚置我案头,观赏再三,以“黄海片云”旧墨磨之,砚质坚密,极为发墨,即临斋中所存胡震临《玉版十三行》,竟十分合手,此足以发我思古之幽情也。

  此砚之背宛若山石巨嶂,坚凝厚重,山岭高耸,远山隐显,掩映云烟之间,其上刻篆书“横云”二字,坚劲秀拔,意态凝练,宛如摩崖石刻。款曰:“双髻山民题。”胡公寿号“横云山民”,故疑此为胡氏所书也。

  胡公寿(1823—1886),名远,号瘦鹤,号横云山民,上海松江人,侨寓上海。能诗,善书画,画笔秀雅绝伦,以湿笔取胜,山水花卉无所不能,尤喜画梅。与李壬叔(善兰)、胡震诸名流友善。

  此端砚集胡震、胡公寿二位上海金石名家之迹,实为难得也。此片石之砚,胡氏十分惜爱,以独块黄花梨木作天地盖。木质纹理致密,色泽雅致,细润如玉。其内侧则依砚之起伏,曲尽其形,十分妥帖。古人曰:“内隐贞德,外发文章,华彩炳焕,而能闇藏。”移作此砚之评语,是再妥帖不过的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金融城/基金纵横/金市汇市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4版:福彩专版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A28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3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甘守寂寞作版画
边幅不修 端土之尤
文房至珍 藏家雅趣
他下“笨功夫”写小楷
新民晚报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A32边幅不修 端土之尤 2017-10-14 2 2017年10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