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上海书展,中年书法家杨建臣在世纪出版馆举行小楷新作《写经》首发式暨签售会。只见书法爱好者们手持新书,排着长队等待签名,200套书不到一刻钟便告售罄。
书法爱好者们如此青睐杨建臣,是有理由的。在40多年的从艺生涯中,他涉足书法,篆刻,刻竹、刻壶多个领域。就书法来说,他虽然诸体皆工,但用力最多的,还是草书和小楷。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反观书法史,我国历史上许多著名书法家,如张旭、文征明,王铎,都兼擅纵任奔逸的草书和平和简静的小楷。现在杨建臣所走的,同样是这条道路。
有人说,书法尤其小楷,是门吃功力的手艺活。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也说:“善为书者以真楷为难,而真楷以小楷为难。”然而,杨建臣却知难而进。在徐伯清、翁闿运老师指导下,他几乎临摹所有主要碑帖。他从唐楷入后,继而北碑,篆书、行草、狂草。如此循环下来,再回过头来进行小楷创作,自然大不一样。诚如他自己所说:“既有戴着镣铐跳舞般严整,又不失细节处的灵动和节奏感。”
2008年,《杨建臣小楷扇面集》问世。这部初露头角之作,立刻引起了书坛关注。50件作品,或沉着痛快,或古朴自然,或节奏舒缓,显示了作者非凡的功力和多样的风格,乃至有人以“千手观音“誉之。与此相较,本次小楷新作《写经》自然又上了一个台阶。
《写经》,一函两册,包括《杨建臣书<道德经>》(由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题写书名)和《杨建臣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国佛协咨议委员会主席明学题写书名)作者着眼于“小”,努力做到点画精到,字字亭匀、神完气足、法度齐备。所以,古朴高雅,气韵生动,一笔不苟,乃是两册的共同特点。
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写小楷的书法家越来越少,杨建臣却以其勤奋,肯下“笨功夫”而自上台阶。当年,启功大师曾预言:“若再假以岁月,这位年轻人将来必成大器。”希望这一预言是能够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