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三次赴务川出差,竟两次有缘仡佬族的三幺台,在大饱口福之余,大饱眼福。一种活态存在的礼仪繁多、程序严格、食品丰富、加工精细的饮食文化习俗,浓浓乡情,淳淳民风,留下舌尖上深刻的味觉和印记。
幺台,仡佬族的土语,也是方言结束的意思。三幺台,是一次宴席,来客必品三轮(茶席、酒席、饭席)才幺台,是仡佬族人接待宾客最高的饮食礼仪。一般秋收后的农闲季节,嫁女结亲、立房上梁、正月拜年、祝寿庆典等,主人都会用一场隆重的三幺台分享喜悦,表现出热闹、规范、庄重;体现出坦诚热情、懂礼感恩、家庭美满。我们赴宴时,只见男主人热情相迎,双手递烟问候,宾客到齐,按背对香龛,面对大门为上席,左为客人席,右为主人席,下为晚辈席,依次就坐小八仙桌,主人一番开场白,三幺台便开始了。
一台为茶席,名“接风洗尘”。以仡佬族独特的茶缘,以茶待人,以茶为礼。茶是当地的家茶或大叶茶,也用油茶的,每人必有一碗当年供奉朝廷的都濡大叶茶,金黄透亮,香甜适中,回味无穷。九大盘果品糕点,五彩缤纷,摆满桌上,有红黄绿天星糯米麻饼、乳白清香酥食、百花脆皮等,我们谈笑风生,喝茶聊天,讲喜事、议国事、扯家事,其乐融融。约个把时辰,撤去一幺台。二台为酒席,名“八仙醉酒”。九碟下酒菜肴,有仡佬腊肉、卤鸡脚、松花皮蛋等,此刻,主人燃烛、焚香、化纸,举行仪式,恭请祖先,纸钱快烧完时,将三杯酒泼上,示敬祖先。敬神完毕,客人方能动筷,先主人敬酒,三杯起底(主敬客、客谢酒、晚辈敬长辈),我只能喝小口,不免忐忑不安,但马上放心了,仡佬人饮酒有热闹,讲文明;有规矩,讲分寸,如不能喝酒,说明即可;以茶代酒,尽情享用。不过,自由敬酒者,则必喝三杯(敬客酒,祝福酒,孝敬酒)。再过个把时辰,撤去二幺台。三台为饭席(也称正席),名“四方团圆”,含义一年难得相聚,主妇一面端上热气腾腾的大餐,有樱桃肉、猪蹄髈、油果豆腐等,一面反复叮嘱:“家中没有好菜,请大家慢点吃,一定要吃饱”。当地有规矩,你吃饱了,也要吃上一口,否则不吃为不敬的,端上杂粮做的“金银饭”,香味扑鼻,我忍不住吃上两小碗。三幺台的“闹席”,最令人难忘,过去,主人在每一幺台间,曾用民间吹打(锣鼓唢呐队),如今,采用歌手流传开来,一曲曲敬茶歌、敬酒歌、谢酒歌等替代吹打风俗,那天,身穿仡佬服饰的帅哥靓女,正唱着《小酒曲》,歌词念白:一杯酒,敬上来,客人吃酒请吃菜;又一杯,满上来,请哥吃酒妹才来……我们放下筷子,边鼓掌,边喝彩,边哈哈大笑,宴会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
三幺台传承人和编写者之一的邹愿松,今年68岁,父母曾是当地祖传三幺台的厨师,他陪我细数三幺台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的岁月往事。礼仪是三幺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座次、茶席、酒席、饭席等礼仪,如食品摆放的礼仪,体现仡佬人方正为礼,茶品摆放通常为三横三立、方方正正,蘸料置于对角线的交叉点或对角线的两端。此外,还有很多讲究:如桌凳的要求、碗碟的要求、陪客的规矩、座席的规矩等,特别三幺台的禁忌:如安放桌子的榫头,必须顺着香龛;斟茶或添茶,不可斟得太满;陪客斟茶后,壶必须放在自己桌前,壶嘴朝向自己,以示尊重别人;每桌菜品讲究“九大碗”,九为大数,延续着古制旧俗“以九为尊”、“九九归一”之义,切忌十碗,当地用石槽为碗喂猪,避“石碗喂猪”之嫌,否则,桌子会被客人掀翻啊!
时移事变,三幺台有其鲜明的民俗特征,也有外来文化的影响痕迹,正式形成,在明末清初,盛行于民国时期至今。上海赴遵义扶贫干部钟争光,对务川仡佬族三幺台的地域特征和文化意蕴感露心迹:这朵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奇葩,凸显出仡佬人独特的茶文化、酒文化和饮食文化,表现了仡佬人注重礼仪、精神信仰、伦理道德等取向标准,已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也正申报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
美哉务川,飨宴仡佬三幺台,我还会再来的。